English

信阳师院:教学信息员与教师互动

2003-04-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崔志坚 我有话说

让课堂更有吸引力

信阳师范学院政法系一位教专业课的青年教师在课堂上频频使用英语,当初几节效果挺好,后来英语使用量大增,学生跟不上了,听课注意力下降,甚至有学生逃课以示“抗议”,但这位老师还浑然不觉。

如果在以往,这样的课堂“情报”只有到期末的学生座谈会上才能反映到教务处;而这一次,通过课堂上的教学信息员,仅两周时间教务处就将学生意见反馈给了这位青年教师,及时纠正了他的做法,从此他的课堂又恢复了活力。

2001年底,信阳师院在每一个自然班都聘任了一名学生做教学信息员,其身份不向任课教师公开,学生教学信息员就成了课堂教学信息实时传送的渠道。

“老师上课接听手机、迟到、提前下课等课堂教学中的枝节问题,是学生教学信息员最初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仅过了三个多月,所反映的信息就集中到了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方面。”副院长时明德介绍说:“目前已收到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意见400多条,许多意见已分步实施,课堂教学更有吸引力了。

促进教与学精彩互动

去年7月,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的一位毕业生告诉副院长潘国兵,就因为财会应用文写得一塌糊涂,没被用人单位录用,这位学生建议恢复财会应用文写作课。经过论证,本学期经管学院恢复了这门课。

院党委书记孙宏典教授称这件事为“学生教学信息员效应”。在教务处,记者见到一份建工系学生意见:姚庆钊老师让两个同学互相批改作业,然后收上来检查学生批改的正误,并进行评析,这种批改作业方式,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建议推广。督导室谢根党主任说,像这样的意见还有很多,学生参与教学教法改革的热情已从最初的课堂40分钟,延伸到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会负责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的2001级政法系学生朱国朋说:“我们被视为课堂教学的‘温度计’,但目前大家正努力成为教学改革的发动机,争取为教与学精彩互动注入新动力”。

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谈起背靠背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监督,2002级学生廉欣说,与其说是监督,不如说是多了一条师生沟通的渠道。

刘琪是教育科学学院的一位青年教师,人长得很帅气,刚开始他并不受同学们的“宠”。一幅冷峻的面孔,让同学们觉得他的课难懂,课堂上他爱提问学生,在校园内遇见学生也只问一句“模拟电子技术课的作业做了吗?”被他问及的学生往往“心跳加快”。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

“老师,您笑起来更可敬!”这句课堂评语由学生信息员传递出去后,同学们不仅发现刘老师教学风格变了,还在一次郊游中发现他多才多艺,摄影技术堪称专业水准。如今又到了春游的好时节,同学们纷纷争着邀请刘琪老师同行。

院长钱远宴告诉记者,教学信息员工作条例是公开的,选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聘期也一年。条例还鼓励信息员多提供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和教学研究论文,学院择优予以奖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