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感谢《西南联大启示录》的编导,感谢他们以顽强的真实性、高度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时代性的完美统一,实现了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热烈弘扬。这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建设,以至整个实践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都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作品不仅追求历史本质的真实,而且追求历史现象、历史细节的真实,所以它与时下流行的一些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就是说,这里没有“戏说”,没有媚俗,没有胡编乱造,没有用低级趣味来取媚观众。这部作品的史实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立西南联大校史》为依据。众所周知,这本书本身就是比较严谨的,可以称之为信史。但是,编导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对每一历史事件、每一历史细节都进行一丝不苟的重新考证。为此,他们跑北京,跑全国各地,查图书、翻档案,勘原址、访人物,其间经历了数不尽的艰辛。对于采访到的史料,他们也同样要一件件地予以核实,而不仅仅以“人言”为根据,哪怕他们是大家名家。这是一种严谨求实的品格,一种对历史、现实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造精神。
脚本写得好,虽然是陈述历史,却有较强的文学性和较深的文化含量,从而形成了一种既朴实又灵动、既阳刚又隽永的艺术风格。毋庸讳言,在时下的文献片、纪录片中,不乏语言苍白、文字浅陋之作,有的甚至是流行术语的简单堆砌。浅露则陋,这样的片子怎能打动、鼓舞和教育观众呢?这部作品启示我们:文献片、纪录片也要追求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而且应当是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西南联大有八年历史,而由此回溯的历史则更长更长,其间脉络盘根错节,事件层出不穷,人物群星灿烂。面对这样一个纷纭复杂的表现对象,从哪儿下笔,怎样剪裁,怎样组接?相当棘手。正是在这个重要关节上,显示了编导独具的匠心:一方面不失宏观的全景式的把握,一方面又能抓住那些最能突出联大精神、反映联大业绩的重要事件浓墨重彩地予以描画;一方面脉络清楚、行进流畅,一方面有起有伏、错落有致,既不像流水账那样平铺直叙,又不像西方后现代主义那样把时空揉搓得极为细碎和杂乱。这是尊重接受的心理规律,尊重当代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艺术选择。
本来,作为历史文献片,从文本角度讲,我们主要是要求它忠于历史,而不要求它有多高的诗意。编导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在坚守历史文献片的文本属性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创造出一种浓浓的诗意。这不仅表现在它的语言、结构和画面上,同时也表现在他们对于史料的精心选择上。第三集《天地课堂》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时候,邓稼先和杨振宁躲到一个山洞里。炸弹一落,碎石、尘土便扑簌簌下落。此时此刻,先是杨振宁朗诵了陆游的两句诗:“夜阑静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后来邓稼先朗诵了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历史细节,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位优秀学子虽身处困境犹思驰骋报国的壮志和面对生命威胁泰然处之的坚定意志力,令人从诵诗的情节中品味出二人充满诗意的超迈情怀。只有具有诗情的人,才有可能发现这一史料的诗性价值。可以说,这种选择本身就是成功的创造。
在我们的电视界,一直有人认为,只有把时代的一些代表性命题或口号喊出来,才叫体现了时代性,才叫传达了时代精神。这种把作品简单地径直地当作时代精神传声筒的倾向,是艺术创造的大敌。其症结就在于它不相信观众的接受能力(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而把说教硬塞给观众。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编导对观众不信任、不尊重,势必引起观众对编导的不信任、不尊重,表现在欣赏上,就是要引起排斥反应——拒绝你的简单说教。与这种创作倾向相反,《西南联大启示录》的编导则是通过历史的真实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来表现强烈的时代性的。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特定历史题材的选择和艺术加工,让作品在结构上与我们时代的精神,与我们的精神需要发生一种内在联系,形成一种艺术上的空间、一种欣赏上的导向、一种心灵上的暗示,然后让观众自己去通过创造性的欣赏活动产生共鸣,甚至得到比编导预设的更多的东西,从而完成对于时代精神的理解和接受,恰如电的正负两极,一旦对接便要迸发出灿烂的火花一样。
“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联大师生远在边陲心忧天下,身居陋室不忘民瘼,其间出现了多少感天动地的壮举!教授步行团的辗转跋涉,抗日志愿团的义无反顾,“一·二一”运动中四烈士的慷慨赴死,闻一多先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拍案而起,发表气壮山河的《最后的演讲》……所有这些一身报国、万死不辞的崇高行动,如闪电、如霹雳、如倒海翻江,将中国知识分子和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升华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酌贫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联大师生虽艰苦备尝、颠沛流离,却安之若素、甘之如饴,始终保持着那样一种高蹈态度和高远情怀,保持着那样一种旺盛的创造力。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灭,而不断发展壮大,与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联大的优秀学子邓稼先等,为了“两弹一星”,作出了怎样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他以其心血和才智的毫无保留的挥洒,为祖国奠定了一块“补天”巨石,也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到了光辉的极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联大师生那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那种自由不羁、大胆探索的创造力,充分见证了人的优越和伟大,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也是全人类的优秀精神。可以说,西南联大的优秀师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民族伟大精神的化身。今天,我们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都须臾不可以离开这些精神。我们坚信,每一位尚有良心、良知的中国人,在看过这部片子以后,都会使自己的心灵受到强烈而持久的震撼,都会不由自主地从心底发出大声的呼喊:我们的时代需要联大精神,我们民族的未来需要联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