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历史上曾是郑州仅有的三所高校之一。后来因历史变迁,环境变化,几经沉浮。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复建后学校总结经验,认定今后只要瞄准市场需求,按企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学校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几年来学校已经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复建之初学校即开展了市场需求调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企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均有大幅度提高。2002年以来,由于河南装机容量不足,电力供应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再次凸现。今后年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7%,新一轮的电力建设热潮对电力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随之大幅度增加。学校的办学之路随之确定。
对专科生的培养,学校强调对实践技能的培训。学校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另一方面针对企业所要解决的问题设置专业或课程,比如针对火电厂消除燃煤污染开设煤粉燃烧和循环流化床试验研究中心等。学校在培养模式上实行“能力目标组合,使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无需经历一至二年的实习期、见习期,只需两、三个月的熟悉情况就可以正式上岗,因而郑州电力高专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在全省始终高居榜首。目前学校在学制上已经与本科院校对接,每年选送优秀生升本继续深造。
经过十年建设,郑州电力高专形成了电力工程、动力工程、管理工程、基础教学部和成人教育部三系二部的办学格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副教授80余人。学校图书馆藏书24万余册,建立了国内学术期刊光盘检索中心,具有电力系统调度仿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外语学习电台、CAI、CAD等现代化水平的教学设备。计算中心、教育信息中心、国际教育交流培训中心为主体的现代化水平的实验实习设施和教学手段。学校拥有40个实验室和12个实习训练基地。
学校还认识到当前中国的人才市场需求是中间大,两头小,“高级蓝领即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工人尤其供不应求。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一协调下,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参加由中电联、启思蒙学院和ICRO国际文化资源交流中心三方联合开展的,中澳合作办学教学改革综合试点工程,实行全英语教学、专业国际化、学分双方通用,毕业颁发双文凭,为毕业生就业和继续在国内外发展提供优势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