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上海工作,多半只能是重复做别人以前做过的东西。而在云南,一些问题需要你自己去解决,需要你为之创新、奋斗,算是一次创业吧。”去年毕业于上海交大电信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孙鹏在谈到自己到基层工作的感受时说,现在他已在云南省电力试验室研究所工作近一年。
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现今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取向。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第一批扩招之后的本科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已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目前,许多就业工作做得较好的高校、地区,都把毕业生去基层就业作为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取得一些较好的经验。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招聘会,让毕业生和中小城市“亲密接触”,使学生走向基层。在举办毕业生大型招聘会时,交大对绍兴、扬州等中小城市组团前来的招聘团安排集体摊位,形成气势,增加其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很多毕业生也因此在中小城市找到了“婆家”。北京大学则是通过选派的方法使学生走进基层。2002年,北大拟订了《关于选派优秀毕业生到地方挂职工作的决定》,推荐并协助研究生骨干到地方党政机关或国有大中型企业挂职锻炼或直接到基层工作,此举受到了接收单位和毕业生本人的热忱欢迎。
部分高校还通过“就业实践”或“预就业”的方式,为学生实现基层就业打下基础。从1998年开始,北京大学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实践活动,由用人单位提供具体的岗位和工作要求,大三和研二的学生自愿报名,经双向选择以后,利用暑假学生到单位“上岗”工作,用人单位按员工的标准进行要求。2002年暑期,北大和浙江省衢州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共同组织了就业实践考察活动。来自国际贸易、金融学等11个专业的12名学生携带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成果参与了此次活动。根据专业情况,考察团成员到衢州常山两个县(区),分别到中国人保公司衢州市分公司巨化集团热电厂,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衢州市环保局,衢州市社会保险局等机关单位进行就业实践。
上海交大也通过“预就业”与江浙的人事局合作,至2002年9月为止,交大相继在包括苏州、无锡等在内的12个中小城市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2002年暑期就有400多名毕业生到这些实习基地就业实习。
鼓励自主创业也是基层创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说,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目前,包括广东省在内的一些地方,在工商注册、营业执照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优惠政策。高校毕业生自办企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简化审批手续。而且自开业之日起,针对毕业生新办的不同性质的企业给予免征不同年限的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休学创业”也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殊形式,它为解决就业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据介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已提出新的高校学籍管理办法,建议适当放宽休学创业的年限,将休学时间由原来的2年,调整为4年。而且,为适应当前学生创业的形式,教育部现正在各大高校试点放宽年限的新规定,以适应弹性学制。清华大学从1999年9月份开始,首次把“创业停学与复学”列入学籍管理规定,目的是想给有创业机会或经济困难的同学一个宽松的环境。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清华走出了休学创业第一人——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