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建筑学家。1922年生,1944年重庆中央大学毕业,1949年获美国匡溪艺院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史上中国有丰富多采的建筑文化遗产,但是近一百多年来,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滞后,建筑学也不例外,目前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19世纪20~30年代,中国涌现出的近代建筑先驱们以积极的精神努力不懈地介绍西方现代建筑,整理中国遗产,创建名作,可谓功不可没;50年代后,国内发生大变革,要求有不同的探索,当然热情中难免夹杂着偏激、盲从和简单化;改革开放后,现代建筑形形色色的流派劈天盖地而来,建筑市场上光怪陆离,使得一些并不成熟的中国建筑师眼花缭乱。短短不足20年的结果是:尽管房子建设了不少,但是“千城一面”,这些未经消化的舶来品和种种形式主义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肌理;为了寻找、塑造特色,决策者不顾一切推介形象工程,热衷于“有想法”、和其他城市“不—样”,什么都想由国际公司“国际招标”。经过几年的摸索,这些公司“领悟”到,合理的一般都不行,不管功能造价,只要“新奇”就行。所有这些使得在半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里,西方建筑界商业竞争的设计哲学“有所创新、有所不同”在中国上空飘荡,中国的一些城市成了外国建筑大师或准大师“标新立异”的“试验场”。
一般地说,标新立异原则并没有什么错,而现在只顾形式,忽视功能,不顾造价与结构的合理性,已经将中国建筑创造引入歧途,到了不能不加以正视的地步。事实已经证明并愈将证明,“这样一个怪圈”的原因在于建筑失去了人文精神,而现在却企图采用与人文背道而驰的途径去获取,这怎能不令人担忧?与此同时,由于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厚的功力,甚至存在不正确的偏见,尽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面对全球强势文化,我们一时仍然显得“头重脚轻”,无所适从。在新的建设中,特别是有人文内涵的建筑中,我们多么渴望能多一点民族的文化精神!
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茫。成功的建筑师从来就不拘泥于国际式的现代建筑的樊笼,美国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贸大厦就是一个证明。我并不认为中国建筑师无此才能,而是失之于方向的不明确。我们要有更为宽阔的地域视野,在全方位地发展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同时,发展建筑地域文化,促进建筑创作的繁荣,而不能流于建筑表面样式的追求。因此,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和文化自强的精神。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文化多样性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
今天中国的城市,无论沿海还是内地,都处在大规模的建设高潮之中,可以说已经进入城市的黄金时代。但社会上又似乎存在一种不平衡现象:一方面,我们对城市化建设高潮的学术准备不足,人们都在遭受建筑学术未能大发展、建设水平不高、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之苦;另一方面,社会却对建筑学缺少应有的关心和重视,甚至不把建筑当作科学和艺术,无知无畏,为所欲为,肆意破坏生态和人文环境,对此建设和管理部门领导屡禁不止,疲于应付。这种现象对我们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极为有害,与新世纪前沿建筑学术思想背道而驰。这个问题如果不很好解决,就难以发展符合中国道路的新的建筑学术,后人也将因为我们学术上的保守、停滞不前和决策的失误等等而背上重新整治的包袱,付出沉重的代价。
21世纪,面对史无前例的浩大的城市化洪流,我们理应根据地区实际的问题、条件和基础,不断探求城市化道路的地区模式。在完成建筑学伟大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学习前贤爱祖国、爱人民、为人民谋利、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怎样,立志为吾土吾民服务,乃是中国建筑师最根本的职责。
(本文据作者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上的发言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