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生命筑起防治非典钢铁长城

2003-05-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张秀花 本报记者 陈光曼 我有话说

面对与非典的生死搏斗,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默默地实践着自己救死扶伤的诺言,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人民的健康。他们在院长陈仲强、书记贾建文等人的带领下,义无反顾,用生命筑起了防治非典的钢铁长城。

我是党员,护理重病人我去

接到要求派护士到佑安医院支持护理非典病人的电话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3岁的年轻共产党员冯丹丹二话没说,立即前往佑安医院去护理一个气管插管,靠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病人刚插管的前两天,由于没有密闭式的吸痰管,每次吸痰时,拔开呼吸机管路与气管插管的接头,就会有病人的分泌物喷出来。近距离、面对面的操作,病人的分泌物随时有被喷到脸上的危险,可是冯丹丹无暇考虑个人的安危,因为选择了从医就等于选择了奉献。

神经内科护士张楠有一个可爱的还不满6岁的儿子,也有一个疼她、爱她的先生,还有慈祥可亲而又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当医院设立非典病房时,她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我去”。得知女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二老叮嘱着:别总惦记我们,你的工作要紧,你的病人更需要你。这一刻,她流泪了。然而,此时她想到了更多需要他的病人,想到了他们同样有着一个温馨的家。“我去”,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其中包涵着白衣战士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对病人的无私奉献。

平日看上去,一个个文静漂亮的护士,现在由于人员紧张,病人吸氧用的很重的氧气瓶都是她们自己搬、抬。一个人搬不动,就两个人抬。外科重症病房的护士李秋军,刚刚下夜班就来到了非典病房,不时地为病人吸痰、拍背、翻身。由于过度劳累,再加上穿着厚厚的隔离衣,晕倒了。醒来后,李护士站在隔离处透了透气,其身影又出现在护理病人的行列之中。

采访别人吧,他们比我做得好

“采访我们科的其他同事吧,他们比我做得好”。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所听到的共同回答。是的,在这次与非典顽强抗争的日日夜夜里,可歌可泣的事迹真是太多了:在临床一线非典防治工作组工作的67岁的呼吸科专家赵鸣武教授,听说一位42岁的男性患者出现乏力、发热,最高体温40.5度时,立即从家中赶来,与主诊医师一起会诊,当将这位疑似患者确诊后转入非典隔离病房时,已是凌晨1时。麻醉科韩文勇大夫,爱人刚刚怀孕,呕吐很利害,病卧在床的岳母平日的吸氧都由他来承担。刚刚工作一天洗完澡准备回家时,接到去非典病房的电话,他二话没说,立即进入病房,并紧张工作一直到天亮……

多少个日日夜夜,三院的医务工作者们战斗在抗击非典的一线,穿着厚厚的隔离衣、隔离鞋、戴着厚厚的口罩、眼罩、帽子奔走在病房和发热门诊。院长陈仲强经常身穿隔离衣到病房察看,鼓励大家要有必胜信心,团结一致,共渡难关。他多次强调三院是海淀区的绿色屏障,在这危难关头,要为国家分忧;在非典面前,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往前冲。急诊科、呼吸科、医务处、护理部等医务工作者日夜坚守在医院,以陈仲强院长为首的党政一班人根据疫情随时指挥、协调工作。他们经常告诫大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漏掉一个病人,不能让一位医务人员倒下”。这些朴实无华的言行,给人们诠释了“白衣天使,生命的守护神”这十个字的深刻含义。

抗非典的战场上不分前勤和后勤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北医三院医务工作者没有前勤和后勤之分。由于人员的相对紧缺,医院组成了非典病房突击队,机关和后勤的职工在隔离区为病人接送化验单,避免医院的交叉感染。

后勤的共产党员李长海主动担负起在非典病房打扫卫生,送化验单、为医护人员送去热腾腾的可口饭菜的工作。他说,我们现在的这个局面,是无数医护人员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看着我的同事每日每夜地穿梭在发热门诊和非典病房,顾不上吃饭和休息,我作为共产党员做这点事又算得了什么。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从5月12日起,北医三院将逐步恢复收治普通病人,不再作为发热病人的定点医院。三院门前又将重现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这些勇敢捍卫人民健康的白衣战士,是我们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他们将继续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实践着救死扶伤的诺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