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朋友”。据悉,如今中国各省都有了省级博物馆,许多市县也都有了本地的特色博物馆,仅北京一地,至2008年,博物馆总数就将升至130座——博物馆在大众生活中的地位日趋显著。当越来越多的公众与博物馆更加亲密地接触起来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博物馆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及公众的参与性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为此,笔者采访了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凤瀚和文化部艺术司美术处副处长安远远。
有人把博物馆比做课堂,有人认为博物馆是艺术殿堂,还有人将博物馆视作休闲场所,但无论如何,博物馆总是与“高雅”、“艺术”、“文化”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那么,这种高雅的文化场所是如何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发生影响的呢?曾在英国考察过博物馆经营的安远远引用了一句经典名言,1861年,伦敦艺术工会主席乔治·高德曾说,“让一个工人了解艺术作品,可以使他变得举止高贵,富有自尊心,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使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工人,充满愉悦,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达到灵魂净化和升华”。安远远说,博物馆通过展示藏品和实物,体现了一种文化财产属于全社会的概念,在博物馆,每个人都有机会平等地享有并欣赏社会文化财富,它对于人的精神享受以及视野的扩大和修养的提高,都有区别于其他文化教育方式的独特的作用。正因如此,博物馆自诞生之日始,就强调它的公众性,就显示了它欢迎所有人进来参与文化欣赏与思考的权力。
博物馆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人类早有共识并被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明文规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免费或低价对观众开放的原因。但是在我国,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国家不可能将所有博物馆全包下来,再加上我国刚刚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目前绝大多数博物馆都还在忙于生计,博物馆免费开放似乎还很遥远。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虽有提高却仍处于整体不高的水准,致使博物馆的非营利性与自身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对此,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凤瀚教授说,在这个问题上,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解决得比较好。美国华盛顿的国家博物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有14个分馆,它的资金70%来自政府拨款,其余30%由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和个人支持的基金会提供。各州和地方博物馆则主要靠捐赠、赞助、会员制以及服务营利获得资金。朱馆长说,基金会是美国博物馆的主要支撑,它用各种方式寻找社会资金,然后由基金会理事会监管基金使用。在一种牢固树立的“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宗旨指导下,这些钱不能用于其他目的,只能用于博物馆事业发展。
但是在我国,又要非营利,又要求发展,国家又不能全包下来,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法解决的怪圈。朱凤瀚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博物馆曾一度挣扎于市场经济的压力之下,但是当观念更新以后,博物馆还是从改善经营服务中得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过去中国历史博物馆几十年无大变化,主要是吃老本,只强调教育功能,主要举办官办展览。这两三年来,他们加强了“服务于社会”的观念,每年起码有20个展览,2002年迎来了100万人次以上的观众,门票收入500多万,这个数字虽然还是不多,但比过去一年三、四十万的收入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安远远说,非营利性并不是说博物馆的一切都是免费的,而是说不以营利为目的。博物馆应加强管理和经营,可以从提供场所、巡回展出、文化信息服务、出售纪念品以及餐饮等服务中获取一定利润,用于博物馆运营。另外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界对文化的贡献意识还不够,有些企业要求回报仅限于金钱,急功近利,破坏了博物馆的公益形象。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博物馆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朋友的多少,也就是人气指数的高低。那么什么人是博物馆的朋友呢?笔者认为有这样三个层次:首先是博物馆的受众,也就是广大观众,你的展览吸引人,你的服务好,你的票价合理,观众自然趋之若鹜;在此之上,是那些对博物馆有特殊兴趣的一群人,他们中不少人是学者和爱好者,他们可以成为“博物馆之友”会员,经常到博物馆做一些研究工作,并乐于在博物馆义务服务;更少的一群博物馆的朋友则应是那些钟情于文化事业的实业家,他们应有为文化传播做贡献的精神,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之下回报社会。
安远远以她自己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经历总结说:“博物馆对民众生活带来的享受是不言而喻的。20世纪80年代时,参观展览的多是专业人士,到了90年代,观众中青年学生多了,90年代以后,普通民众的热情越来越高,为文化市场带来了活力。”她介绍说,英国这个有6000多万人口的国家每年有8000多万人次参观各种展览,全国有600多个博物馆之友组织,从业人员近3万,三分之一是志愿人员。朱馆长向记者表达了准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意向,他说:“博物馆的改革提上日程仅仅几年,还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在服务社会这个宗旨之下,国家博物馆准备恢复50年代就曾搞过的博物馆之友组织,并且建立基金会,另外要在多种服务上大做文章。”他说,国家博物馆准备在几年之内,在世界文明和中国边疆文明两个方面推出系列展览,现在国家投资逐渐加大,观众的参展热情也越来越高,这都给博物馆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如果将来我们经营更有起色了,也许我们还会把现在已经不高的票价再降低一些,再争取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