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艺术正道”是著名学者、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为“新潮儿童文学”丛书作序的标题。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提法,是对当时儿童文学的非文学性的反拨,同时成为对儿童文学深层拓展的宣言。但令人惋惜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相对沉寂下来了。当J·K罗琳的《哈利·波特》被译成30多种文字,全球发行4000多万册,并在中国掀起阅读热潮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国儿童文学审美层次单一,缺乏想像力,许多作品内容肤浅空泛、质量偏低,同时,儿童文学缺乏广泛的读者群,儿童不喜欢看、成人不屑于看。《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部让儿童文学回归艺术正道再思索的书,5位作家、学者就我国儿童文学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切磋。
在探究我国儿童文学的时候,我们面对两个无法逾越的参照系。首先是外国儿童文学(特别是西方儿童文学)这个参照系。我国的儿童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鲁迅、茅盾等一批新文学先行者将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译介入中国,从而出现了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我国儿童文学虽不是十足意义上的舶来品,但它的发生和发展直至今日仍然是以西方儿童文学为参照系的。许多儿童文学创作、理论问题只有放在世界儿童文学的大背景下,才能有较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其次,谈21世纪我国的儿童文学,离不开20世纪80-90年代这个参照系。20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儿童文学变革的年代,是儿童文学自觉的年代,我们确认儿童文学具有多元的价值和美学特征,提出了作家的使命意识与人文关怀,明确提出“向艺术的正道复归”;我们摆脱了“成人中心论”的羁縻,确认儿童文学必须以契合少年儿童精神世界与思维特征为基准的主体性原则;我们确认了以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接受心理的差异性来建构多层次的儿童文学分类,明确把儿童文学分为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正是在世界儿童文学这个广阔的大背景下,沿袭着上世纪80—90年代儿童文学变革的轨迹,面对儿童生活和文学创作实践,《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拓展了一些新的话题。
第一个话题: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主体无限超越性与儿童读者对象的客观规定性。儿童文学作品是作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化和个性化色彩。但由于儿童文学是针对儿童读者的,儿童读者群的特殊规定性又为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主体意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曹文轩认为,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儿童文学作家的潜质。童心、童趣不是能够培养起来的,它们是造化。同时,不能将一个只适合低幼、低年级文学的概念看成了全部儿童文学的概念,须进一步拓展儿童文学的表现领域。梅子涵则认为,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明确我是为什么年龄写的,重点是强调儿童读者对象的规定性。
第二个话题:儿童文学大感觉,也就是童心、童趣。应该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儿童文学是很讲童心、童趣的,陈伯吹就主张:“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固然,当时讲究童心、童趣,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儿童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观念虽显陈旧,但仍比较注重强调儿童特点、儿童趣味,注重研究儿童审美接受的心理功能和美感特征。20世纪80年代,随着整个文学思潮的变革,儿童文学开始了向艺术正道回归的历程,儿童文学作家主体意识开始增强了,儿童文学表现领域扩大了,儿童文学也更加丰富多彩了。一大批优秀作品问世,使儿童文学美学品味大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许多作家作品却忽略了儿童文学怎么适应儿童这一种美学思考。在《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一书中,几位作家、学者以西方儿童文学和新时期我国儿童文学发展为参照系,又重新谈到儿童文学大感觉,重提儿童文学需具备童心童趣这一话题,确实耐人寻味,这也是本书的价值之所在。
《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
新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