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名片,在交际场合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名片的左上角往往加印了一大串职位、职称、荣誉等头衔,首次见面,让人未免不肃然起敬。但此风移到期刊中,却令读者摸不着头脑。
期刊虽有“人格”,但毕竟不是人,而是物,好在它的“名片”可直接加印在期刊封面上,豁然入目,不必介绍。这暂称为“自佩名片”吧,应也不为过。人的名片上加印各类头衔无非是为了显示个人的身份地位,而期刊加印自己是各种名堂的“核心期刊”,虽称号不同,却可收异曲同工之妙。一般以为,文章一旦刊在“核心期刊”上顿时身价百倍。在申报职称或科研成果评奖时,往往效用突出。只是这也“核心”,那也“核心”,哪来这么多“核心”?“核心”又是谁定的呢?
国家主管部门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和评定标准。据了解,“核心期刊”一词的出现,原本是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原因:上世纪80年代由于期刊涨价,各地图书馆难以照单全收式地订购,必须在有限的经费中有所选择。故由一家或几家图书馆共同确定全国的所谓“核心期刊”名单,以便采购。这个名单据说几年一变,并不固定。问题是一家期刊一旦被定为“核心期刊”,即使下一次没有份了,仍也照样使用,终身不变,使得“核心期刊”有增无减。况且现今生产“核心期刊”的“厂家”已达4家,而且每家公布的名单差别很大。在这家公布的“核心”名单上没有,也许在另一家公布的“核心”名单上就会有。反正东边不亮,西边亮,大家都是“核心”。即使在同一系统内,这“核心”的名堂也各不相同。就以图书情报系统为例,该系统刊物数量不是太多,平均分摊,一省还摊不到一个。照理说能进该系统“核心”的,也是物以稀为贵才是。但其实不然,封面印上“核心期刊”名号的却不少。这里为尊者讳,暂且把它的大名隐去,只介绍些头衔:“中国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国家级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情报学核心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国家级信息管理技术专业核心期刊”、“中国信息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核心期刊”、“全国图书馆情报学核心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等等。笔者注意到有的刊物甚至有多个“核心期刊”的称号,唯独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图书馆学刊》却一个也没挂靠上,让人不解。
与人初次相识,往往会被名片上的头衔所迷惑,但接触一段时间后自然对此人的能力和水平就有所了解,这就像市场上买的各种商品,尽管包装纸上印了很多诸如“××博览会金奖”、“××评优会银奖”、“××优质奖”之类的荣誉称号,但消费者用了几次,对商品的性能自然就有了公论。唯独这期刊上的“自佩名片”,却屡试不爽,屡用屡新,被一些懒惰的地方官、学院官当作“傻瓜机”用,一按快门就成,省事又快捷。一些部门要对学术成果进行鉴定、评奖,人事部门要进行职称评定,不必细读研究作者文章,也不必懂得某一专业知识,只要看一看文章所刊发的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就能轻而易举地断定文章的价值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