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充分发挥高校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003-06-07 来源:光明日报 吴毅君 我有话说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长期努力。”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理应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我国高校数量多,分布广,队伍庞大,办学形式日益走向开放化,其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日益显著。因此,高校应该自觉建设政治文明校园,发挥窗口示范作用。重点是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在办学方向上纳入政治文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自觉实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马克思理论的新发展,高校尤其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政治文明的要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任务;要在学校建设的各方面充分考虑到政治文明的要求,制订规划,加强宣传,狠抓落实,不断强化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政治文明意识,规范政治文明行为。二是在班子配备上坚持政治文明。在高校中,教师是学生的表率,领导班子是师生员工的表率,领导班子的政治文明建设在政治文明校园建设中始终处于关键地位,发挥核心作用。高校领导班子的配备要切实落实“靠得住,有本事”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和落实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严格规范的约束机制,建设一支讲政治的领导班子,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方面为师生员工作出表率。三是在管理制度上体现政治文明。任何一种民主政治都是一个具体制度的体系。因此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在政治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高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职工代表大会、党组织生活会、师生“双代会”的质量,推进校务公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和教师选聘制度改革,加快政治民主化、规范化、程序化进程,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是祖国未来建设与发展的人才摇篮。从这个摇篮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应该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同样应该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者。为此,高校要狠抓青年学生政治文明教育,努力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传播者、推动者。大学教育时期,正是人的世界观形成并逐步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将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加大对青年学生政治文明知识的教育,让政治文明知识“进课堂,进头脑”,不仅要讲清楚政治文明的涵义与内容,让青年学生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历史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社会发展方向等深层次上加以分析和阐述,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意识在学生中扎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西方社会所谓的“民主”、“自由”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种全新的体制建设。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青年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加强对青年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认识的正确引导。如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充分发挥民主的关系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问题,都要向学生全面地阐述清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澄清片面、模糊的认识,将他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包括党政干部人才、科研技术人才、专业管理人才,但无论是对哪种类型的人才,都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教育,尤其是要确立这样的观念: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只是政治家的事情,不只是国家机关干部的事情,而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是一项全民的工作。高校要注意培养和选拔一批合格的专业教师,把政治文明建设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努力丰富宣传教育的形式,以学校电台、电视台、校报校刊、微机网络等宣传媒体为阵地,组织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广泛宣传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样,是一个逐步发展的渐进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高校要注意立足于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文明建设,在全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引导作用。一是加强政治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历史上其他类型政治文明的根本性扬弃,既实现了政体与国体的有机统一,又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辩证统一的新型政治文明的主体结构。在这个统一体中,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灵魂,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结晶。理论研究者要牢牢把握政治文明建设的这一精神内核,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造性地阐发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顺利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二是加强政治制度研究。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高校要重点研究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研究如何既能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使政治生活充满活力,又能保持全国的集中统一,提高工作效率,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三是加强政治行为研究。高校要研究如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研究如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责权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研究如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研究如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高校要把政治文明纳入每年的重点课题研究,组织专门的力量,拿出专门的经费,开展专门的调研论证。同时,要切实加强和地方党委的联系和交流,校地联合,积极推进政治文明研究成果的转化,共同推进社会政治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研究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