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别出心裁的设计:呈不对称弧形结构的图书馆大楼一侧,依次排列着四幢教学楼,楼宇之间,用稍低层次的开放长廊连接,远望或俯瞰,一把巨大的金钥匙出现在洛阳大学的校园内。
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这并不是刻意的文字排比,若干年来,“三个一切”已成为洛阳大学的规范化、制度化体系。
洛阳是九朝故都,我国古代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洛阳太学即诞生于此。首先,借助古老的中华文化,洛阳大学重点加强德育教育的人文环境建设,这是德育“三维环境”中的第一维。在洛阳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展示着悠远和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学校按照艺术审美、自然科学、文史哲等5个系列开设了17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规定学生学业期间选修课程不得少于9个学分。学校鼓励支持成立的29个学生社团,经常开展论坛、征文、演讲等活动。
第二维:学校构建了亲情德育环境。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尝试导入情感因素,实施“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导师制”,要求每个教师、机关干部、工人,都是学生的导师,每人具体负责10余个学生,与其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同时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还通过各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激发学生的社会爱心。
第三维:构建制度德育环境。学校制定多项规章制度,充分激发学生提高道德修养的能动性,真正使校规成为大家的行为规范。
自从学校实行导师制后,许多学生的心里话首先讲给了他们的老师。“到了大学之后,新环境、新面孔还不适应,经常一个人在宿舍发呆。是导师制让我慢慢对老师和同学产生了信任。”机械系学生许万里的这种心态,代表了许多大学新生的想法。
导师制是三维德育环境中亲情德育的重要方法,每个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通过双向选择、个别调配的办法选导师,学校安排每个导师带10—16个学生,一包三年。除经常与学生接触外,导师也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目前,学校已建立学生自律成长小组454个,聘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导师379名,参加导师制教育的学生达6110人,占在校学生总数92.12%。每逢节假日,学生宿舍、校园中,总会看到学生与导师亲密相处的情景。
在这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德育模式下,实现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程式、立体化培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近三年来,学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学生达到200余人。另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全国优秀教师、省劳模、优秀党务工作者。近年来,洛阳大学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及省市等各类教科研项目90项,发表论文1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28部,获得地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科研成果奖85项,高等数学等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进入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行列。2002年学校招生规模达到3300多人,生源遍布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德育环境学》,这部1991年就出版的24万字的专著,如今书页已经些许发黄,但是作者赵金昭由此提出并界定的“德育环境”定义,创立的“德育环境学”,却在教育界日益引人注目,被国内多所大专院校选为德育教材。
赵金昭如今是洛阳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他始终认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与资本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思想道德的不同,一个教育工作者为此值得付出终生。
1982年,赵金昭的首篇德育研究论文《环境因素对学生德育影响规律初探》,在全国大学德育专业会议上交流并引起关注。他注意观察校园以外的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记下了数十万字的笔记。其间先后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30多篇。
“三维环境建立的过程,也是在困难矛盾中完善稳定的过程,离开全校教职员工的心血,全社会的共同支持,我将一无所能。”赵金昭说:“下一步,我们要进行校史展览室和博物馆的建设,还要进一步完善导师考核评估机制等。这些工作,都将成为我们德育教育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