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7日电心理学家采用问卷设计的方法,对非典所造成的公众心理状态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心理恐慌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想象来营造的,当这些想象出来的感受得不到适当的反馈,就会转化为情绪上的体验而导致焦虑乃至恐慌。同时,民众的心理恐慌部分来源于对某些专门领域缺乏专业的知识。
本次研究共收集了344名学生被试的信息。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1.33岁。263人来自北京,81人来自重庆。其中北方交通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在取样期间,其隔离区还未解除隔离;同时,本样本还包括北京地区其他高校,主要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44人),以及重庆工商大学的学生(81人)。该研究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生(41人)作为专业人群考虑。
研究表明,即便是5月1日—8日期间,在非典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同学们的焦虑水平还是处于正常的状态。
北京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谢晓非博士说,特定情景下的个体焦虑状态就是心理恐慌的基础。一个群体的高度焦虑必然导致公众性的心理恐慌蔓延。但这里的数据却显示了一个相当值得注意的现象:与隔离区近在咫尺的中财大和北交大被试的焦虑水平在几个分样本中最低,而身处隔离区的被试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惶失措的迹象,他们的焦虑水平反而比没有隔离区经历的北京其他高校的被试更低;而焦虑水平最高的是非疫区的重庆高校被试。这一现象也许不符合我们的常识,似乎离疫区越远,被试的焦虑程度越高。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并不难,因为克服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经历恐惧正是心理学的常识。心理恐慌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想象来营造的,当这些想象出来的感受得不到适当的反馈,就会转化为情绪上的体验而导致焦虑乃至恐慌;反之,如果反馈适当,想象的成分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矫正,而且反馈既可以是事实性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从数据结果来看,事实很可能就是如此。隔离区的被试得到的是事实性的反馈,他们身在隔离区,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动机学习相关知识和了解自己的状况,采取了更周密的防范措施,同时,也实实在在地体会了隔离的滋味;另外,学校采取了严格和有效的措施,安定了人心。在公共风险事件中,如果对外部权威有信心的话,应激水平会降低,这也说明单位或政府行为的重要性。当然,有一点也是不能忽略的,应该说这些大学生被试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及时地根据客观现实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这也应该是解释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被试,作为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群体,在此次调查中,与其他被试群体相比,面对非典,他们的焦虑状态低、生活与学习受到干扰的程度小,同时很少从众行为,可以说表现得相当冷静、理性和有条不紊。应该说他们与其他被试群体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其专业的知识和训练。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专家与一般民众在风险认知上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民众的心理恐慌部分来源于对某些专门领域缺乏专业的知识。因此,公众理性建立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合理采集和吸收相关的专业知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及时提供专家专业性的咨询和服务,也应该是疏缓心理恐慌的重要策略。
该研究是由北京大学心理系谢晓非、谢冬梅、郑蕊和重庆工商大学张利沙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