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电视台2003年黄金段位广告招标中,食品饮料行业以11.87亿元的中标额高居榜首,超过总额的1/3。其中,中标的乳品企业就有近10家之多。不但光明、伊利、蒙牛、三元等乳业巨头投下重金,连山西恒康、福建长富、青岛圣元、科尔沁乳业等乳品企业也不惜血本。2003年,中国乳业的崛起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地、各级政府、企业、农民的热情空前高涨,“奶业兴农”、“奶业兴市”、“中国乳都”等口号和概念层出不穷,各种奶业活动和会展热闹非凡。
有人说,中国奶业疯了;也有人说,2003年是中国奶业年;还有人说,中国奶业让人看不懂了。那么,中国奶业到底怎么了?
借用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先生的一句话,中国奶业发展已经是强势不可逆转。
奶业发展受到空前的重视,宏观环境对奶业发展越来越有利。“牛奶本身就是温饱之后小康来临时的健康食品,不仅小孩要喝,老人要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生都要喝上牛奶,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到蒙牛集团视察时的讲话,已明确体现了政府对乳业的支持,并把饮奶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奶业是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目前,我国的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有1%左右,与发达国家超过20%的比例比较,相距甚远。从目前的消费状况看,奶的消费量明显偏低。我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从人均占有量上看,我国奶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奶业市场前景广阔。在这次与SARS的遭遇战中,各地居民的乳品消费大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消费者对奶类与健康的关系的认识正在加深。
我们还记得专家们善意的提醒,中国奶业新一轮调整即将到来;也有许多专家预测,若干年后我国奶业将只剩下5~10家,入世将对我国奶业造成严重的冲击等等,但事实好象并非如此。
有专家指出,国际奶业发展的规律是平均每五、六年波动一次。1992年和1997年我国的奶业都经历了滑坡,可是下一轮调整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呢?2002年中国奶业新一轮调整并没有象专家善意的预言一样如期而至,反而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
我们承认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但是在注重经济规律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由于各国的发展水平不同,其差异性也较大。我国奶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真正起步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史暂时不能对比。另外,国际上本来也没有周期论,在我国更不存在。
事实已经向我们证明,现阶段中国奶业强势发展不可逆转,周期论不攻自破。
很多专家预测:中国的乳品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整合时代。在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将只剩下几家大的乳品企业,其余的中小乳品企业将面临兼并或破产的命运。中国奶业确实已经进入整合时代。但是,若干年后中国将只剩几家乳品企业并不现实。
中国的巨大而复杂的市场,决定了不是几个企业就能够满足需求。看看啤酒行业的整合,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地方品牌与大的品牌在同一个市场并行不悖。国际上,也并不是所有的奶业发达国家都被几个乳品企业垄断。这里还是存在一个可比性的问题,比如说乳品品牌相对集中的日本,他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与中国根本无法比较。中小乳品企业主要服务于地区市场,加之中国人的地域情节,中小乳品企业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因此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和品牌的数量不会大规模地减少。
入世以后,中国奶业经受住了减税,加上十年不遇的国际乳品价格低谷的考验,没有倒下,也没有杀牛。
WTO难道真的没有给中国奶业带来任何变化吗?当然不是,一种隐蔽然而意义重大的变化已经发生。协作联营很可能取代直接竞争。跨国巨头正在改变进入中国的方式,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目前,我国有三个针对中小学生的营养干预行动:一是部分城市推行的学生营养午餐;二是在东北三省推行学生豆奶计划,豆奶以大豆为原料,俗称豆浆;三是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由农业部、教育部等八个政府部门联合组织实施,学生饮用的是鲜牛奶。以上三项学生营养干预行动虽然目的与对象相同,但有不同的内涵。
自学生奶计划实施以来,屡受豆奶牵累。很多人搞不清楚,明明是两个不同的计划。为什么有点风吹草动,学生奶就会受冲击?开会要停、出现乳糖不耐要停、其他相关计划出了问题也要陪绑?说明白,是我们的认识还存在一个误区,许多人将学分教育与学生奶、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其实,我们的邻国日本在搞好“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时,并没有影响其教育和科技发展,也没有影响人家获得诺贝尔奖。
近来,某些媒体“惊爆内幕”,称60%的液态奶原来是由奶粉加水制成,同时言称,我们的乳品企业使用的是低成本的进口奶粉作为原料生产液态奶牟取暴利。
事实上,争论的实质是利益之争。由于保鲜技术的发展,液态奶的“腿长了”,乳品企业走向全国成为现实,一些大的品牌开始向全国市场拓展。北方基地型企业生产大量长保质期的UHT。在全国尤其是南方占据了大量的液态奶市场。在一些局部市场,基地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了本土企业,地域划分被逐渐冲破。于是,大品牌的扩张遭到各地地方品牌的顽强阻击,本土企业便有了“以鲜取胜”的“战术”。我们认为,“以鲜取胜”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竞争方式上,不应该是以牺牲行业利益为代价。否则,“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不管是还原奶还是鲜奶,应该正确引导消费者自己选择。
近期,某某外国乳品企业败走中国市场的消息常常见诸报端。其实,一些外企在中国市场暂时的失利,并不意味着永久的失败。细仔分析其根本原因,大多是因为其“水土不服”。大多数外企在质量控制成本和人员成本方面都高于我们的企业,致使其产品在价格上失去竞争优势。而液态奶是一种同质化程度极高的快速消费品,品牌忠诚度较低,国内市场消费者目前比较看重口感和价格是否打折。对现今国人的消费水准来看,高成本带来的高质量和品牌优势目前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所以在液态奶尤其是除发酵乳以外的低附加值的液态奶产品上,外资企业出现普遍的水土不符现象,但不会是永远。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部分外企因“水土不服”受到挫折反卖股份,暂时退却,但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始终是一块金砖,依然敲击着中国乳业市场的大门,随着他们对迅速崛起的中国现代零售商业熟悉度的加深,洋奶卷土重来会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