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写点文章的人,许多都会像我一样,遇到类似的事情:隔三岔五地会收到一些参加学术会议的邀请函,署名为“中国××论坛”或“中国××文化交流中心”,称你的文章获了奖,邀请你到某风景名胜区来参加研讨、领奖,并以显著位置注明交会务费若干元。
日前,我在某报看到了一则新闻:两名利用召开“学术会议”骗取巨款的被告人李某、谭某被四川省成都市某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他们的做法一般是先到论文书籍中查找资料确定开会的人选,按照文章中的作者姓名、单位、地址等一一发出邀请函,通知他们说文章中奖了,让他们来成都开学术会、旅游,交会费2580元至3350元不等,联系人当然用的是假名。为了把戏演得更真,他们还花钱请来专家、教授讲课,并“评出”获奖名单,会议结束时还颁发证书及奖金。会议的重头戏是“组织”参会人员随旅行团到九寨沟旅游。据披露这次参会人员共交了27万元会费,除支付了9万元的有关会议费用,其余的钱全部装入了他们的腰包。整个会议进行过程中,参会人员无人表示任何怀疑,要不是李、谭二人得款后因互相猜忌起了内讧,大家恐怕还发现不了他们参加的学术会其实是会议组织者精心策划的一个骗局。
我认真研究了一下这次“学术会议”的“操办”过程。发现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他们所以得逞,在于摸透了一些人的心理,迎合了一些人的需求。
一是迎合了某些人公款旅游的需求。这种学术会议,不痛不痒,有吃有喝有纪念品,还能游历名山大川,至于会议的水平、内容乃至真假就不是参会者所考虑的重点了。难怪骗局被戳穿后,参会的90余人中只有48人到警方登记,而另有一半人则不愿声张打道回府了。
二是迎合了某些人追名逐利的心理。一些文人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追求浮华热闹的场面和名利双收。这种“学术会议”既能让人上台领奖,出头露脸,又能让人跻身“名流”,扬名立腕。
就在我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我又收到一封署名是“全球××文化研讨交流中心”的邀请函。为此我想,我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防伪纠错”能力,学会自我保护。更重要的是要从自身做起,摒弃不健康的心理,努力营造一方净土,铲除骗子生存的土壤,不给他们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