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赤诚的生命防线

2003-06-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吴志军、李新成本报记者 范又 我有话说

5月13日,全国防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的5种装备中,3种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研制。

作为全军唯一有着45年卫生装备研究历史,为我军卫勤保障现代化建设屡建功勋的卫生装备研究所,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完成了三类10余项非典防护装备科研攻关项目。

非常时期的非常决策

非典大面积流行之时,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被感染人数居高不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敏感使他们认识到:启动非典防护装备科研攻关刻不容缓。

4月21日研究所党委紧急召开会议,在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军事医科院的讲话后立下誓言:“我们要牢记使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交出合格的答卷”。

4月22日,研究所抗击非典科研攻关项目紧急启动。一系列超乎寻常的决策同步出台:先上项目再申请立项;研究、论证、试制同步运行;所长王政、政委张凯亲自挂帅,各项目负责人向所党委立下军令状;所里自筹近200余万元科研经费即刻划拨到位,10余项课题迅速展开。

这是他们科研进程的时间:4月22日,各研究室接受防治非典攻关项目;4月28日,4项防护装备建议案通过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审查立项;5月6日,立项装备原理样机全套技术资料报送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5月8日,3项主要防护装备样机向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领导汇报展示;5月13日,3项防护装备进入临床试用;5月14日,三类9项防护装备参加天津市科技抗非典现场推动会。不到一个月,414台(套)防护装备紧急投入抗非一线试用。

非常时期的非常速度

正压医用防护头罩,直接用于抗非典一线医护人员防护,其核心部件高效空气过滤器效率要绝对可靠。为确保万无一失,课题组长王政率领高万玉、田丰、杨荆泉等十余名科研人员昼夜奋战,对滤毒灭菌材料及结构反复研究改进,搞加工,做实验。

医护人员零距离为病人测量体温,既费时费力,又容易感染。年轻科研人员王南林和刘洋提出一个大胆设想:能不能研制一种不接触病员,又可同时监控病区病员体温的装备。他们同宋振兴、石梅生等科研人员一起,经过5天埋头苦干,传染病员体温中央监测系统诞生,医护人员可通过中央电脑荧屏同时监控、记录和报告600米半径区域内的1到1000个病员的体温。

陈世谦、吴太虎、刘圣军等13名科研人员,苦战10余天,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智能控制、高效滤毒、重量只有5公斤的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舱。

孙景工、祁建成、徐新喜、谭树林等15名科研人员,通宵达旦,15天完成传染病员负压救护车改装试制。

张西正、朱孟府、龚承元、苏建勇等同志,利用本所国家发明专利——荷电专利技术,研制成功传染病员运送隔离服和荷电防病毒口罩,各项指标均超过了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

非常时期的非常精神

危难之际见精神。不足百人的研究所,承担了10余项科研攻关任务。

今年65岁的龚承元教授患青光眼,医生多次告诫他不能熬夜,但他却全然不在意。李若新、陈世谦、谢瑞民三位教授都已过了退休年龄,但他们在非常时期,以非常的行动延续着对党和人民的奉献。

科研人员李瑞新正在河北老家休产假,接到攻关命令,二话没说,带着刚满月的孩子就回到了所里。杜振杰的孩子还未断奶,她像其他科研人员一样日夜奋战在实验室。

5月份以来,随着新装备运用于一线,更严峻的考验也随之而来。他们不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新装备使用培训,而且需要深入一线亲自考察新装备的效能如何,需要怎样改进。面对可能被感染的危险,科研人员没有丝毫畏惧。当新装备配发到北京的几所非典定点医院后,62岁的陈世谦高级工程师主动请战,“我熟悉新装备让我去”。5月20日,陈高工带领年轻博士杨荆泉从天津急赴北京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