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同盯住“权、钱、人”治腐败

源头遏制 重点突破
2003-06-15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马兴宇通讯员 张志宏 我有话说

本报讯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大同市委、市政府抓住容易产生腐败的“权、钱、人”三大部位,深化财政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三项改革,严把“财务”、“审批”、“干部”三关,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好转。

从2000年10月起,大同率先在全省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体制,市级127户、县区634户行政事业单位陆续进入市、县(区)两级结算中心,统一资金核算、经费报销、发放工资等,每笔支出都置于财政的监督下。运行两年多来,仅市直单位就先后纠正不规范票据1200多张,原来最常见的用不规范票据报销的问题基本杜绝。市政府采购中心成立后,采购“吃回扣”的通道被堵死,保护了干部,也遏制了腐败。

近年来,围绕减少审批项目、规范权力运作,大同市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的力度。今年年初到现在,市县两级已取消、下放、转移审批项目357项。为提高审批效率,市县两级分别建立了政务审批中心。市政务审批中心去年8月1日正式运行后,38家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全部进入中心,每项审批权都置于监督之中。一“减”一“增”,杜绝了审批中的钱权交易,社会反响非常好。

干部选任中的钱权交易,是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从前年初开始,大同市委在各级普遍推行了领导干部任用考察报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有效杜绝了干部工作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在去年进行的机构改革中,全市共提拔和调整县处级干部860人,没有一个告状的;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的50名县处级干部去年底走上岗位后,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肯定。今年5月24日,大同市委召开全委会,在全省率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部分县区委书记拟任人选,此举被当地干部誉为“反腐败的又一精彩之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