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研究成果显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和掌握新的技能。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更需要加快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复合技能的现代技工。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推进,高级技术工人人才紧缺现象在今天愈发严重。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怎样加快高新技术条件下现代技术工人的成长,进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现代技术工人队伍,事关我国工业的进步水平,事关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程度,也事关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本报从今天起推出一组重点报道,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共同关注现代技工的成长。
全国各地对技工人才的需求,近来频频告急。
在湖南,全省共需要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2.29万人,而求职者只有1.32万人;湖南省高级技工缺口近一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南昌市44家工业企业中,63%以上短缺高级技术工人,39%以上短缺中级以上的技术工人;来自上海的消息说,近年来备受青睐的高级技工,需求量仍居高不下。目前,上海有高级技工证书者仅0.38万人,而市场需求达1.28万人,缺口为70%以上。
有关人士介绍,现在高级技工的缺乏既集中在建筑、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也体现在新兴产业中,仅软件行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2万人。
机械制造行业的数控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准,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而掌握数控技术的机电复合人才奇缺。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就短缺60多万人。
从全国看,劳动保障部对2002年第四季度全国8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统计表明,中、高级技工社会需求量继续攀高,高素质的复合技术工人需求更旺。求人倍率(岗位需求量与求职劳动者的比例)最大的是高级技师,达到2.24。与上年同期和上季度相比,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确实,不论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还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都离不开技能人才。
一位36岁的技师运用自己的技能,解决了发动机的焊接点上天后承受不了高压而开缝的难题,才保证我国火箭成功上天;我国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成功是世界级尖端技术的突破,其谱仪线圈的制作是个难题,也是由工人技师大胆创新,制作成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时至今日,大量的香港技师上午从罗湖口岸入境,晚上回香港家中休息,依然是深圳一道特殊的风景。这表明,至今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些特殊工艺中依然少不了香港技师。
“制造业,普通员工和研究人员都好找,最缺乏的就是高级技术工人。”从广州到深圳,从东莞到惠州,这是很多制造企业共同的感受。我国技术工人短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再好的技术发明,也要靠生产线制成产品;再先进的机器设备,也要靠人操作。科技越发展,技术越升级,越是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是发达国家的经验。
整个20世纪,全球经济总规模增长了20多倍,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5%左右上升到60%以上。美国将其新经济的发展归功于高科技的应用和管理科学的成熟两个因素。最近50年,美国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熟练技术工人由20%提高到65%,非技术工人则由60%降为15%。
面对未来,“美国科学基金会”发表的《2001-2006年财政年度的战略规划》提出,今后6年美国在科技发展投资方面的首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支在各个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并能参与全球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以保持美国的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
科技越发展,技术越升级,越是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体会。
以汽车、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为支柱产业,营造了软件产业、南沙大开发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广州,对此体会深刻。广州宣布,到2005年技能人才将缺口33万,汽车、石油化工、信息产业等行业技能人才奇缺。《广州市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口发展“十五”计划》提出:从2000年到2005年,广州技能人才总量将从94.63万人发展到153.48万人;技师与高级技师所占比重将从1.69提高到7。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低技能的就业岗位比重正在减少,高科技、复合技术性的就业岗位比重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企业机床的数控化率还不到2%,仅为发达工业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可以预见,随着机械制造工业水平的提升,我国对数控机床操作工的需求将更加紧迫。据测算,今后几年,我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长2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
不仅如此,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正面临国际产业分工“重新洗牌”的机遇,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我们要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占据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有利位置,提高转移到我国制造部分的附加值,就更需尽快培育一批高素质技工队伍。
放眼长远,技工人才培养更加紧迫。形势逼人,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