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欣闻世界名校英国利物浦大学与西安凯联国际学院携手开办国际教育课程。此前利物浦大学婉言谢绝了中国某些国立大学的联合办学恳约,而与西安凯联国际学院“联姻”,这不仅意味着利物浦大学开始进入中国,同时也充分显示了西安凯联国际学院——这所由西安交通大学启光集团与新加坡信联实业集团联合创建的中外合作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增强。
如果说,2001年英国诺丁汉大学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为校长的目的是“聘任一位能强化国际特征的校长。那么,英国利物浦大学此次“下嫁”西安凯联国际学院,又是为什么呢?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英国利物浦大学是世界最知名大学之一,120余年的校史源远流长,与牛津、剑桥等世界著名高校齐名,是世界上15所最知名大学组成的RussellGroup的成员之一。在高等教育水平十分发达的英国,利物浦大学秉承百年名校的传统风格,一贯致力于卓越的教育水准,不断完善和拓展各类特色课程,使之具有系统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成为世界众多国家学生梦寐以求的深造之地。目前,15000余名在校生中,超过2500人来自世界各地。享有国际盛誉的利物浦大学,不仅教育成果卓著,更是国际知名人物辈出之地。在这里,曾经出现了8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1902年英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香港特别行政区现任行政长官和新加坡前总统等著名政界人物和国家元首都是该校的毕业生。
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存在着人民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使高等教育一直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尽管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家大力推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多项探索,如实行扩招等措施,使矛盾有所缓解,但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学生对于高等教育,尤其是国际化水准的高等教育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然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大部分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已经迈入了普及化阶段。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教育机构把教育,尤其是把介入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市场当作了一项产业。于是,潜力巨大的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也理所当然成为这些教育机构纷纷拓展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直接动力。
在外国教育机构大举进军中国教育市场的热潮中,世界名校英国利物浦大学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同时,西安凯联国际学院经过短短3年时间的发展,在学校管理机制、软硬件建设、工作效率等方面,已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因此一开始就成为英国利物浦大学在中国选秀的重点目标。最后,凭借自身良好的条件,西安凯联国际学院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与利物浦大学成就“百年之好”。这桩中西合壁的国际“婚姻”,不仅为英国利物浦大学进军中国教育产业提供了支点,与此同时,西安凯联国际学院也借利物浦大学的“东风”,为下一步引进世界其他一流大学的教育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国际上著名教育机构林立,国内比西安凯联国际学院实力雄厚的公办高校更是不胜枚举。然而,世界名校利物浦大学为何婉言谢绝这些教育机构的邀请,偏偏选择与凯联这所中外合作学院联合办学呢?这是因为凯联与其他教育机构相比,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卓有远见的西安凯联国际学院领导,在建校伊始,便确立了“在内紧紧依托百年名校西安交大和交大启光集团强大的教育资源和资金实力优势,为学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在外树立了面向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积极联合国外著名教育机构推出国际教育课程,不断丰富学校国际化的办学层次的综合全面办学方针。目前,学院已先后与新加坡TMC、澳大利亚迪金大学和英国BTEC等联合推出国际教育课程,同时,取得了多家世界著名教育机构的权威认证。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院以多家国外合作伙伴良好的师资力量作为后盾,结合西安交通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经过3年探索,拥有了一支稳定、高素质、年富力强的专职教师队伍。目前,在校任教的所有教师均持有国家正规院校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60%以上专职教师为中高级职称,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在学科、专业建设以及日常教学中,学院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全面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为教学管理活动服务。如目前该校引进的计算机及电子工程专业、软件开发专业、互联网技术等专业,均是市场上热门的专业。另外,为使学生尽快转入全英语学习,学院实行中英文双语教学,将英语课程贯穿于全学制的始终。
正是由于超越传统的办学理念和国际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在短短3年,西安凯联国际学院以其骄人的成绩,受到了利物浦大学的青睐。
——教育的大势所趋
教育专家认为,尽管国内高等教育在近10年的时间中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传统的高等教育,仍然存在学校管理体制相对落后、教学思想相对滞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刻板的矛盾,与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格格不入。
“《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关于‘合理回报’的确立,标志着制约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盈利问题将在政策面上获得重大突破,这对打算进入教育市场的中外资本都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国内资本进入教育产业的力度将加大,预期外国资本进入的步伐也会加快。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出台,预示着引入国际教育课程及其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再是中国教育战线的补充,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某民办教育研究机构负责人指出,外国教育机构关注中国教育市场,更多是从产业角度看,这势必导致他们将会将盈利性放在首位。但同时,涉足中国教育市场的外国教育机构,一般都是实力比较雄厚的著名教育集团,拥有了非常丰富的国际化教育运做经验,因此,他们也不会以牺牲质量和品牌等来追求赢利性。
“在国外教育机构纷纷抢滩中国的情况下,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几十年一贯制的以事业‘定位的高校运行模式必将受到强烈冲击。同时也会令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包括管理体制、专业建设、教学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投资融资体制等方面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西安凯联国际学院王新敏院长告诉记者,在他们与利物浦大学的合作项目中,外方有很大的发言权,涉及合作项目的方方面面,既参与教师聘任、学生面试、专业设置、教育质量管理,同时还负责日常的教学活动,这比以前某些高校与外国教育机构在个别系科、专业之间的合作有了很大的突破。凯联成功联姻利物浦大学是一次教改尝试,可以为国内其他教育机构积累经验。
我国目前基本没有开放教育市场,即使允许国外教育机构进入,也是有所限制和选择的。总体上来说,国内高等教育事业仍然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运行。因此,对于凯联国际学院与英国利物浦大学之间的深层次合作,许多教育界人士表示关心并寄予很高的希望。王新敏院长则认为两校合作的前途十分乐观。他说,中国已经加入了WTO,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而中国几十年的传统教育及其教材是以国内计划经济为基础而设计的。经济体制、经济基础均在变化,而几十年一贯被我们视为上层建筑领域的教育却不变化,这不可能。利物浦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将凯联当作进军中国教育产业的“试验田,成功后,必将在中国其他地区进行“复制。另一方面,国内教育机构在外国教育机构的融合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外国教育机构国际化,也必将会把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引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