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训出人才

2003-06-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冯蕾 我有话说

编者按当前,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日前本报连续刊发的“发展高新技术亟需现代技工”专题报道,较系统地阐述了提高我国亿万技能人才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本报自今天起再推出一组专题报道,对“高级技工从何处来”这一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其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即如何切实改变技能培训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状况,如何为高级技能人才的成长开辟“快速通道”,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解决此问题中的独特作用等,或可对读者有所启发。

目前,光是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全国就缺60万。杭州汽轮机厂需要260名数控技工,参加十多场招聘会,月薪提到6000元,还招不到合适的人。青岛一机电制造企业更开出了年薪16万的天价……种种市场信号表明,高级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急需的“稀缺资源”。

“有米”难寻“巧妇”

目前,我国大约有7000万技术工人,高级技工只占3.5%。令人担忧的是,高级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却不容乐观。据统计,在1992年到2000年间,全国技工学校由4392所减少到3792所;教职工人数由33.6万减少到23.9万人;招生人数也由60.2万减少到50.4万,共减少了近10万人。去年一年,武汉的38所技校,就有10所因生源缺乏而被迫关闭。

高级技工的短缺已关系到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长期发展的战略。在去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吴邦国说,我们的一些企业的设备并不落后,有的生产线甚至比国际著名公司还要先进,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不能与人家竞争。现在有的企业已经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有米”难寻“巧妇”。

职业教育学校要“按需生产”

日前,沈阳公布了供不应求的职业:中级以上车工(需要657人,求职的只有182人)、数控机床操作工(需要124人,求职的只有36人)、中级以上铣工(需要351人,求职者121人)。市场已对技能人才提出了紧迫需求,为什么作为人才的供给方——职业学校还面临着关门的处境?为什么还没有一种良好的机制来创造这样的人才资源?

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学校对市场情况“嗅觉不灵”,没有“按需生产”。正是职业教育学校不善于把握市场需求,导致当前技能人才市场供求结构严重失衡,许多技工学校的教学脱离了市场的需求,不具有实用性,对劳动力市场变化也缺乏预见性。

一些技术学校则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北京某企业的技工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实习设备大多是企业淘汰的设备,企业花巨资进口的新设备当然先投入生产,而不会留给我们实习用,所以学生学到的操作方法与生产实际是脱钩的;加上很多老师本身就不具备实践经验。我们也希望让企业的“高级技工”、“技师”来任职,但学校实力有限,让他们做兼职也很难请到。

首钢工业学院党委书记韩广盛说:“作为老的国有企业,首钢本身有一套培训体制,既有技校也有中专,前者属于劳动局分管,后者则由教育局分管,两者同是进行职业培训,在教学方面都受教育部门管理,最终学生的职业鉴定和就业又离不开劳动部门,分管的部门不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强调要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但一些行业标准还迟迟拿不出,如‘冶金’的技师标准没有明确,使得我们的培训成效难以按标准验证。”

让高技能人才“后备军”多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郑功成副院长说:“高级技工的后备军大部分还是应从学校培训中来。”“对高素质工业劳动者的需求将始终是中国就业市场的主要方面,而培养高素质工业劳动者则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因素,它主要由职业技术教育来实施。”

“应以双师制度促进技校的市场化改造。”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协会秘书长毕结礼说,建立企业培训加技校培训的“双元”培训机制,这已为国外的经验所证明。关键是建好一批过硬的“技师”加“教师”的“双师”队伍;此外,对社会急缺工种的培训应给予政策倾斜,以“双师”制度促进技校的市场化改造,使一大批中专、成人高校真正成为面向市场、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非学历的技能教育机构。

“关键是要改变技能教育主体多元化的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俞启定教授说:“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技能教育体系包括劳动部门下属的培训机构、技工学校;教育部门下属的中专、成人高校、职业学校和少部分未与行业部门脱离关系的中专学校。对于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部分,技工学校基本享受不到,单靠学校自身,难以解决添置设备、设施的经费问题。所以,应合理改变这种多元化状况。”

“应解决好技校的定位问题。”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指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总体上处于萎缩的状态,不是缺乏市场,而是定位不科学。城市的技工学校大多以考不上大学的城市学生为招生对象;农村的技工学校大多为当地经济服务,由于农村吸纳技术工人能力有限,且培训成本太高,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面临生源及办学方式等问题。因此,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应把生源转向农村,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则应把目光瞄准城市的需求市场,不应只局限于为当地服务。

郑功成教授也指出,技校招生应彻底打破户口限制。他说,在城市生源萎缩的条件下,应将招生来源转化为以农村生源为主。他指出,乡村青少年是中国工业劳动者的庞大后备军,他们的转化只能主要依靠职业技术教育来完成。为此,应赋予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农村学生可以转户口的权利,或者完全通过毕业后的就业来决定户口。其次,国家有必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包括国家财政有必要将职业技术教育拨款纳入到整个教育经费中统筹考虑并确保其不断增长,失业保险基金中应当有一部分投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