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4岁的总参某部边防局局长吴凤玉,肩负着祖国4万余公里边海防线上强边固防的重任。在22个春秋的边防实践中,他把岗位职责与祖国利益联系在一起,“安不忘危,治不忘战”,心系边防建设,赤诚为国为民,为我国边防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吴凤玉常说:“边防无小事。”中缅边界,水土相依,丛林密布。改革开放后,边境地区互市贸易、人员往来增多,边境管控难度增大。当地边防部门根据国家边防委的要求,在这条边界组织的边防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中,修建了少量的铁丝网、铁栅栏。
这使两国边民在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
2000年初,吴凤玉专程赴中缅边界实地调研。一天傍晚,他沿着边界线踱步。当地茂盛的剑麻、仙人掌、三角梅等植物,引发了他的灵感:“何不建一个既能防人攀越,又有诗情画意的植物隔离带?”
吴凤玉这个想法与当地边防部门不谋而合。时隔不久,一段传载新时期我国与周边国家“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友好政策的“绿色屏障”,出现在中缅边界线上。边民们都说:“这条开满鲜花的边界线,是维护边境安宁、惠及两国边民的创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吴凤玉充分利用出国会谈和深入边防一线等机会,考察发达国家先进的边防管控设施,亲自拍摄边防资料照片1万余幅,建立起“边防资料库”;支持军队院校开设了“边防研究中心”、“边防学课题组”,撰写了《对科技强边问题的初步思考》等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引起强烈反响。
吴凤玉特别注重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践,率先提出科技强边和依法治边的重大课题,使电子地图、卫星通讯、视频监视器、摩托雪橇、专用巡逻车等一批先进装备落户边防军营,为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宁作出了积极贡献。还先后组织起草了8部边防政策、法规,使我国边防建设逐步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
1998年10月,在被当地藏民称为“死亡之路”的墨脱路上,吴凤玉带领总部机关工作组在海拔43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拄着拐棍在齐腰深的积雪中艰难跋涉。
突然,他惊叫一声,随着脚下的碎石滚落,身子急速地往白骨累累的万丈沟壑坠去,幸好拴在腰间的背包带,一头挂在一棵斜伸的老树上……
每当讲起吴凤玉徒步走墨脱途中的生死片断,西藏林芝军分区参谋长李光志总是眼含热泪:“那时,吴局长已在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上,连续奔波了40多天,翻过了9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穿越了100余处泥石流地段,就是头牦牛也受不了啊。”
这次考察,历时50天,吴凤玉和战友们完成了对高原边境地区的地形、地貌、道路、河流、气候等情况的勘察,先后与200多名边防官兵和当地群众座谈,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符号和数据。回京后,他写出了专题报告,为首长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充分肯定。
22年来,吴凤玉从领率机关到边防一线,从繁华都市到戈壁荒滩,从东方乌苏镇哨所到西陲西姆哈纳边防连,从漠河北极村到南沙群岛,坐汽车、搭爬犁、乘快艇、骑骆驼……跑边防总里程超过5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圈多,到达了全军98%的边防哨卡,全国最冷、最热、最高、最苦、最远的边防连队,都有他深深的足迹。
在吴凤玉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装着砂石的玻璃杯,闪光锃亮,特别引人注目。来过他办公室的人都感到有些多余,而吴凤玉对它情有独钟。
1997年10月,吴凤玉到某地验收边防巡逻路工程。他在新修的巡逻路上徒步走了10公里,越走路况越差,有些路段仅在原有的小路上重新铺了一层土,连起码的砂石路面都没有。
吴凤玉气得脸色发白:“这样的‘豆腐渣’工程,简直是拿国家的安危开玩笑!”他责成当地有关部门立即返工,并以国家边防委的名义把这一情况通报全国。
一年后,修葺一新的巡逻路工程通过了验收,并且成了样板工程。吴凤玉再次返回验收时,他从路基旁郑重地抓了一把砂石带回了北京。
这些沉甸甸的砂石,对平均每年掌管着两亿多元边防建设经费的吴凤玉来说,是一把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国家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把这些钱交到我们手中,是用来加强边防建设的,如果不把它管好、用好,花在刀刃上,那就有愧于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