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6月对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应届毕业生赵雅琴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凭借在四年本科学习中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所在院系老师的精心指导,她终与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附属学校签约。然而,据该校学工部谢守成部长介绍说,今年是高校扩招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同时受非典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严峻。虽然有许多学生像赵雅琴一样留在了大城市,更有许多同学改变了传统的择业观念,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
该校历史文化学院毕业生南卫和蒋平同学分别选择去了西藏日喀则地区中学和新疆乌鲁木齐中学分校。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寇富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南卫和蒋平这样选择基层和偏远地区择业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多。许多学生意识到用人机制已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配置,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
同赵雅琴一个院系的夏园同学是师范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但他没选择中学教师,而是签约武汉市中国光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该院的党总支副书记向世莲告诉我们,许多学生已不再把进中学寻求铁饭碗作为自己的择业目标,反而将民营企业、中小公司作为自己适应社会挑战的舞台。
据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何祥林介绍,为转变服务观念和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该校已形成各级领导重视,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专业教师主动参与毕业生推荐的良好局面。目前,该校的研究生签约率已经达到79%,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