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革基础教育方式之我见

交流
2003-07-05 来源:光明日报 郝晓地 我有话说

经常有文章称,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上最棒的,历年来我们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各种竞赛上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就是最好的佐证。的确,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我不得不说的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事实上,在我们为培养出无数的“神童”欢呼雀跃的时候,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却连续不断地获得诺贝尔奖项。

以我之见,诺贝尔奖至今与我们无缘的根本原因是“填鸭”式教育(即应试教育)从小制约了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抑制了我们的潜能释放。相比之下,看似误人子弟的“放羊”式基础教育,却尽可能地保留住了孩子的童心、好奇心,从小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尽早地从幼年开始便发掘孩子的潜质。

在欧美国家,家长也好,老师也罢,全都从维护好奇心、丰富想象力、诱发潜能、培养独立思考这样的角度去“放纵”孩子,让他们在自我感知客观世界的轻松环境下无拘无束地成长。学校教育以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为主,让孩子们在尽情享受童年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自己理解的知识。

相比注重发挥孩子的个性的“放羊”式基础教育,“填鸭”式教育固然基础知识扎实,但却是以牺牲创造性思维和非凡创造能力培育为代价的。这种严重的教育后果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便开始慢慢体现。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不仅仅强调牢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我创新能力。如果说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动力,那么,缺乏想象力便没了创造力!我们高等教育科研成果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便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太缺乏思路,习惯于循着他人的思路摸索,或简单变个花样重复他人业已成型的东西。

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填鸭”式教育的弊端,进而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少人显得过于直观和具体,好像数、理、化再加上琴、棋、书、画便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内涵。看来,要使我们的孩子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不显得像个“匠人”,而具有开创性,就要重视对基础教育模式的调整和改革,使其逐步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作者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