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略性技术中,有一类本身的立基市场虽然很小,但外部溢出却很大,如机床产业、航空工业。此类技术在其产业化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难题是高度战略化与低度市场化的矛盾。即从其外部溢出、国家安全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必须对其以优先发展和快速发展,但从其商业化后的回报角度看,由于立基市场狭窄,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对其投资。如何化解这类战略产业高度战略化和低度市场化的矛盾呢?房汉廷、金延新、屈宏等在《中国工业经济》(2003,6)撰文指出,通常的选择:一是基于一个经济体的财力及外部环境(如安全状态、技术输入被限制的程度)来选择放弃自身研制、开发及产业化过程,采取完全购买战略;二是采取技术跟进并试图超越的政策路径,但限于低度市场化或本经济体市场需求有限的实际情况,不进行进一步的产业化开发;三是通过政府直接参与投资和组织,弥补因低于市场化而带来的商业风险。作者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来说,第一种路径显然走不通。这是因为,涉及高度战略化的高端技术,掌控者绝对不会以第一时间和公正的价格进行转让;中国经济已经有能力进行有选择的高端技术跟进和再开发。第二种路径对某些高度战略化和超低度市场化的产业来说具有可行性,如航空业中的大型飞机制造技术。第三种路径是合适的,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种子”资金的方式建立产业或行业平台,推进产业化前期研究和开发。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政府联合行业内企业,共同构筑外部性平台,使这种政府推进型的研发过程缩短具体厂商市场化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