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中学校园
2003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经济欠发达的四川省双流县正兴镇党委决定:搬迁镇政府,把政府的建筑和地缘优势转让给中心小学,并征地30亩扩展规模。据此,边远的镇中心小学新建、全镇学校危改、村小布局调整将一并完成,新中心小学将与镇初中、幼儿园、成教校连成一片,形成“教育园区”。
由此发端,启动“教育强镇”工程,正兴获得了县里鼎力支持,县政府现场会解决了启动资金。
双流县最边远最贫困,但最早撤掉村小的大林镇,去年与县政府签了目标责任书,主动把创“教育强镇”的时间提前了2年,并紧急动员,敲定了时间表。
前年华阳、籍田,去年中和、胜利……双流已有8个镇成了“教育强镇”。今年,东升、黄水等也跟了上来。
“出人意料。”双流县教育局长高志文说:“创强启动后,各镇你追我赶,新思路、新动作不断。原拟2008年完成,现在看来可提前3年。”
实践显示,“教育强镇”搭建了教育发展的新平台——找到了‘普九’后大投入、大发展教育的全新机制,带来了双流教育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全面提速。
“创强”的拉动和辐射效应开始显现:教育改革向纵深挺进;教育与经济、社会携手互动;为双流全面实现“小康”,建成“学习型双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断递增着新的发展力。
今年3月,双流县教育工作会承接“教育强镇”思维和实践成果,再一次高位谋划双流教育现代化。
“人才不足已上升为制约双流跨越式发展比资金更大的瓶颈。”县委书记冷刚掷地有声:教育先于经济发展;争创西部第一强县,教育要率先现代化;在教育强镇基础上冲刺现代化……”
行动路线由此拟定:以建设西部教育强县为目标,以创建教育强镇为支撑……2003年,基本普及高中;2005年,基本完成教育强镇建设,实现新双高“普九”和每一所学校的规范化,初步构建起具有双流特色、充满活力的教育新体系,让每个孩子都享受规范甚至优质教育,初步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双流”,基本实现双流教育现代化。
这是一个颇具勇气的跳跃式构想。
要义是:双流在“教育强镇”扬帆快进,教育领先全省县域教育态势下的自我提速,延展的正是不断“搭建发展新平台”的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新世纪年轮初启,双流经济社会事业高速发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双流在成都市率先提出了五年创“西部第一强县”和“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遵循创“第一强县”先强教育的思路,2000年3月,双流创“西部教育强县”构想应运而生。
随后,支撑教育强县的“教育强镇”工程,提出要在2005年初步实现双流教育的规范化。届时,教育将呈现这样的景象:
村小成为过去时,通过撤并和“扶薄”,规模过小、年级不全的学校将不复存在;校校都有相当的规模和完整的建制;没有危房;都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校舍和内部设施设备;实现“校校通”;普及高中及学前教育……每个“九义”段的孩子都在规范化的学校环境学习,85%的初中毕业生都升入高中阶段学习,85%的高中段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
“教育强镇是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加快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县委书记冷刚说。
“基本想法是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以高标准的学前教育,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高水平的高中教育和高效益的继续教育为框架,在“均衡”和“提高”上着力,构建全新的教育体系,每所学校都成为规范化学校,各级各类教育整体升位。”高志文说。
成都南大门,携丰厚人文走过了2300年。87万人口的双流县,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迅猛发展的生产力:连续六年居四川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榜首;中国西部县域城市竞争力百强第二;2002年发展水平、发展活力等综合指数排名中,双流位居全国百强县第74位……是西部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20世纪90年代,双流教育大发展,实现了“普九”,创建了一批优质学校。“但新形势要求我们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学生平等地享受规范教育,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高志文说,“‘普九’虽做到了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但村村建校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低水平分布。消除危房尚不易,更不用说搞教育信息技术和普及高中了。”
作为西部经济强县,双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要求教育再来一次跨越。
在“科教兴县、教育优先、经济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基础上,早在1999年双流就确立了“百年双流,以人为本,教育第一”的新世纪战略。
作为与科技齐驱的强力“助推器”之一,双流教育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最近10多年,全县投资10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各类教育强劲发展。
全县176所各级各类学校中,有国家级示范高中2所,国家级先进聋哑校1所,省级示范高中和重点职中各1所,省级示范成人教育学校4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全县26个镇都办起了成人教育学校和上档次的中心幼儿园。
全县生均校舍面积小学14.5平方米,初中19.6平方米,中心校以上均有运动场,77%的学校操场、水冲式厕所、卫生设施达省一流标准。
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英语课,3-6岁儿童入园率9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8%,初中毕业生高中段升学率82.5%,残疾儿童入学率98%,高考连续11年一次性上线人数居成都市郊县第一。
“双流教育已整体处于一个新高平台。”高志文说。“双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强势,是我们高起点谋划教育强镇的基础”。
按各镇经济水平和条件差异,双流确立了“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循序渐进策略,全县26个镇三个阶段施工:2001年试评估条件好,投入大,争创势头强的两个镇;以后每年验收4至6个,2005年90%的镇成为教育强镇。
以规范化、现代化为导向,2002年5月,县政府下发的修订标准,分解教育强镇目标,具体化为政府责任、办学水平、乡民素质等20个指标。
与国家‘十五’规划对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比较,我们的标准还高一些。比如高中和学前教育,不只是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而是提出要普及。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说。
对照指标,教育局提出了2003年各镇要突破的重点:提高普及高中水平,以小学为重点基本完成布局调整,排除全部危房;全面完成“健康工程”;中心校以上学校实现“校校通”……
“政府加大投入,要的是一流的质量和效益。”高志文说:每所学校都要确立适应新形势的办学理念,制定章程;并且要建立起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以课程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把社区环境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主动争取社区参与学校评估管理……
2000年春节刚过,胜利镇教育工作会召开在即。镇长办公室里的胜利中心小学校长冯琼突然抽泣起来。镇长任晓波顿感惊讶:“大过年的,为了啥子嘛?”
“太难了!”冯琼叹道。几所村小都撤了,学生都收到中心校,教室“告急”——有的在政府会议室,有的租民房,有的甚至在危房上课……开学逼近,眼看教学楼建设费还没着落,岂能不急?
把准了脉,任镇长松了口气。转瞬,他也叹了起来:又是要钱!2年前投资200万元的幼儿园贷款至今未了;建牧马大道又哗啦啦投进700万元。我气都没喘过来,你又要一大笔?
于是,为中心校筹资,成了全县最小的胜利镇当年首当其冲要破的难题。
“迎难而上,高起点、高标准建中心校。”会上达成共识:增拨22亩修标准运动场、教学区、生活区,配一流教育技术设备,按成都“九义示范校”标准重建多为危房的中心校。2002年,投资400万,新教学楼交付使用;2003年,追加100万元修好操场和生活区;2004年再投300万元,建起综合楼和风雨操场;2005年跻身成都“九义示范校”行列。
每年第一个会是教育工作会:锁定目标,提出措施;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村干部年终考核。这是胜利镇铁定不变的工作惯例。
“普九”以后,胜利镇在财政还很困难的情况下,追加了1000多万元发展教育。幼儿入园率91%,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98.5%……
“后续资金正陆续到位,还要追加投入,力争教育整体升位。”胜利镇党委书记付文斌说。
“创强是政府工程、党政行为,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2002年11月26日,县委书记冷刚在华阳教育强镇评估会上,再次强调了党和政府的责任。
2001年底,双流县委常委会上,全县“创强”领导小组成立,标志双流“创强”工程正式启动。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宣传部、教育局、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人事局等参与,设“评估验收小组”,县、镇两级都把“创强”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了强有力的“创强机制”。
“全力推进科教进步……完成中和、黄甲等六个教育强镇的创建。”2002年3月,县长牛敏在县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当年的“创强”目标。
“把创强放在各镇整体发展战略中,加大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巩固发展‘两基’成果、普及高中,与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与提高教育水平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结合。”2002年中和教育强镇评估会上,教育局长高志文重申了“创强原则”。
各镇一把手亲自抓;制定与镇发展配套的“创强规划”,落实措施;纳入党政议事日程和干部年度考核;教育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县政府下发的“教育强镇试行标准”阐明了“一把手工程”的内涵。
五次到胜利镇,督促落实中心校排危、教学楼新建等难点。对2002年“创强”的镇,县评估验收组逐一调研,与当地党政一起落实措施。10月底,评估组又对来年“创强”的东升等镇做了可行性论证。
“创强”验收纳入对各镇的年度目标考核,不搞勉强过关,成熟一个评估一个,严格标准,保证质量;先调研,后督促,再评估。这些基本的评估思想得到有效贯彻。验收合格,县政府授予“教育强镇”称号,一次奖励10万元……坚实有力的考评激励机制,促进了创强工程的健康推进。
“华阳已基本达到市级教育强镇标准”。2002年底,华阳教育强镇验收会上,成都市政府的评估结论说。
作为成都第一个教育强镇,华阳教育近年的发展状态令人兴奋——
人口仅11万,有幼儿园、高完中、成教校等学校19所,在校生1.8万人。其中有全国成教先进校,有按省示范校标准规划建设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省示范幼儿园、市“九义示范校”和双流名校。
成都市教育强镇评审组评价华阳:“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落实;‘两基’成果明显巩固,教育门类基本齐全,高中教育基本普及……教育信息化初具规模;学校与社区教育的互动机制和持续发展的学校群体正在形成。”
华阳打头,各地紧跟。正如预期,2001年“创强”实施后,华阳、籍田当年就进了“教育强镇”,一年后胜利镇、彭镇等6镇全部达标。
“各镇还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校校通’建设,特别是要尽快破解课改难题。3年内要复查验收,不合格就摘牌子。”高志文说。
各镇把“创强”看成了“民心工程”。拟在2004年“创强”的永兴中心小学新校园规划了100亩;九江要扩建中心小学;正兴要建成“教育园区”……
“创强”掀起了双流改革开放以来又一次大规模兴办教育的热潮,推动了教育大发展。“调动了县镇两级政府的热情,形成了各镇教育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追赶局面。”县长牛敏说。
“这样小家子气,这高中啥时才能普及?我看,要摆架势就摆够,籍田古镇也该有个省重点。”只有34亩校园的籍田中学,想按“市重”标准再征48亩扩展规模。校长金耀成向冷刚书记汇报后,正忐忑不安。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冷书记居然还嫌他们眼光不够远。
随即,县里召开的籍田中学创省级示范校办公会决定,县财政出钱为籍中新征土地65亩。去年秋季开学,县上投资1000万元新建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已投入使用。
2002年底,县委常委会决定,由政府贷款3000万元,用于支持“创强”、普及高中和“校校通”工程。而当年全县的“创强”投入已达5000万元。
双流建立了县镇分担的财政投入机制。对几个“创强”艰难的镇,由县财政转移支付,并建立了名校对薄弱镇的帮扶机制。
“双流GDP过10亿元的镇有10个,多数都有统筹能力。让发达点的镇多承担些,县里就能腾出手来‘扶薄’。大林中小学建设用的500万元中,县财政占了300万元。”副县长谢仁根说。
在中和,2001年底,一所投资1600万元、占地45亩的花园式校园交付中和小学。全部村小学生进入该校,宣告了村小在中和的结束。预计2005年艺术楼、体育馆等工程落成后,全部投资将突破3000万元。
以人文底蕴号称成都“南门第一镇”的中和镇,“创强”启动后,还先后投资300万元支持中和中学创省示范高中,投入600万元扩建中和职中,扩建成教校为集村社干部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成教基地。一个仅有3万人的农村镇,何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流?
开发经营校产资源或许是一种成功尝试。三年前,仅有20亩地盘的中和小学困在旧镇中心。镇党政思路活络,利用旧校地理优势,办文化中心、开发铺面、置换地盘三管齐下,为中和小学迁建攒足了底气。
复制这一模式,一所投资700万元、可容纳800儿童的高档幼儿园,在中和成为又一个范例。
有别于“普九”,双流“创强”投入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主动“创强”、方案可行的工程先投入,立足长远投入,两级财政分担,向薄弱地区转移支付,不增加群众负担……财政加大投入,政府贷款负债投入,政府担保老板垫资投入,经营置换校产投入,引导加大社会力量投入,一举突破了资金瓶颈。
“有品牌才能生存,竞争力来自管理创新,来自人力资源的整合优化。”籍田中学校长金耀成说。
1998年籍田中学试行全员聘任改革。学生选老师,教师行不行不由校长说了算,而主要由一个有学生参与的机制说了算。教师的德、能、勤、绩分为25个小项,让学生打分,长期达不到要求就换人。
“每个人都得负起责任来,否则饭碗就要跳舞。”金校长说:“责权利统一的人事分配改革,是我们这种边远地区中学站立和成长的关键。”
2001年,全县中小学全部实行了教职工聘任用制。
群众推荐,校长提名,民主选举……双流在部分学校进行了副校长和中层干部选任试点。
与人事改革激活“第一资源”一脉相传,接生“创强”新思维,双流铺开了以“名校名师名校长”为内涵的“三名工程”。
2002年9月第四届比武后,全县产生了又一批学科带头人。三年一次的学科比武作为一种机制,持续衍生优秀人才:全县现有国家级、省市优秀校长20人;特级教师8人;省市优秀班主任21人;市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90人……
“如果你的课改都还没搞,还没有取得进展,怎么能说你是教育强镇呢?”中和教育强镇验收会上,高志文一脸严肃:“必须把课改当作中心任务抓紧抓好,这是硬指标,验收中一票否决,请明年创强的镇记清这一点。”
“探索新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充分体现师生互动;质量效益高……”教育强镇评估标准突显了课改的分量。
上期末,教研室出的“模拟题”惹了一场“祸”。高局长狠批道:你模拟什么?你能模拟到什么?今后要把心思用在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上。
双流首批地方名校东升小学,主动适应新课改,反省以往创新不够、没有形成办学特色等问题,提出了“乐创教育”办学思想。
“乐,即和谐快乐;创,即体验创新。”校长毛凤鸣说,“既与外界环境求协调,又在内部讲和谐,尊重儿童身心规律。”学校找到了新坐标:打造‘和创’教育特色。
文章从教师做起。不到一年,10多位专家应邀到校讲学。反思、探索、感悟,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创新课堂教学……
开放每个课堂;推行合作、探究式教学;学科交流、竞赛……老师们上出了100多节课改课,写出了100多万字的心得。学校正发生着静悄悄的教学革命。
“以和为贵,以真为美,我们提出了‘和美’教育。”中和小学校长董先惠说。
“和美”教育展开后:中和小学重建了“踏实做事,和美做人”的新校训;谱写了校歌《和美之歌》;设计了体现“和美”的校徽、校旗;制定了“和美”教育评价细则……
基础差,习惯不好,怎么教?从职中来的赖玲老师陷入了迷惘。一次在班上大发脾气后,正伤心流泪,偶然发现了一段“和美”教育文字:把教育从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转到造就适合儿童的教育上来……以和美、宽容赢得心灵。
“我自己都没做好,怎么能要求孩子呢?”赖老师怦然心动。这以后,和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氛围逐渐在这个班级形成。
中和和美幼儿园。小桥流水,绿树掩映着迷宫、多功能架、沙地等多彩的游乐玩具,让人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走访双流幼教,我们发现全县11所公办幼儿园中,有市一级园2所,二级6所,三级3所。
“经评审,大林初级中学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均达到双流名校标准。”2003年2月,县政府下文命名边远的大林中学为“双流名校”。这是双流的第5所初中名校。
永安中学,一所老牌农村中学。因地域和生源劣势陷入困境:每年只能拼凑几个班,在校生不足300人,是全县条件最差、发展最困难的高中。
“创强”带来了好运。“今年我们成了县上扶持的重点,获得扩建资金500万元。”永安中学副校长胡龙蛟说。
“这下有了信心”。校长田明建说,适应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农业、造林绿化和旅游经济发展需要,他们与西南农大联办职教,培育现代农业技术人才。
政府扶持,自强素质,3年内办出一所具有个性和影响力的农村高完中,永安中学初现生机——“2001年学生发展到600人,次年净增了300人,今年秋季突破1000人不成问题。”田明建说。
1999年首批艺体生高考上线47人,一炮打响:2000年75人,2001年132人,2002年223人……
短短四年,曾走到崩溃边缘的双流彭镇中学另辟蹊径,进行全新的概念和形象转换:改办艺体中学;招生人数、高考上线人数每年递增1倍,上线率达到93%,学生发展到1500人;以艺体教育特色跨入成都示范高中行列。
几年前,仅与县城3公里之隔的彭镇中学,遭遇县城数所“重点高中”的挤压,生源、师资严重流失,80多个教职工,仅余学生400人。
“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我们感到不能硬碰硬,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瞅准空档,办起了艺体教育。”校长谢祖福说。
普高停招,新招艺体教师,调整课程,挨村动员学生就读……1996年,在同样的招生格局内招到了90多个艺体生,新思维开始生效。
今年3月,中和中学创国家级示范高中领导小组成立。继双流中学、棠湖中学跨入“国重”后,中和中学意欲2年内成为双流第三所“国重”。未来5年,全县8所高中将形成3所“国重”、3所“省重”,2所“市重”的格局。可以初步判断,这一态势不仅在四川绝无仅有,在西部县域教育中也将十分罕见。
银行、商店、文学社……走进中和职中“雏鹰谷”,就走进了一个“具体而微”的社会,不同的是这里穿梭的人流都是职中学生。
“职中学生特别需要实践,因为他们多数毕业后就直接走进社会。”学校办公室主任甘国荣说,“全部经营都是学生,两月一轮换,为的是更多的人得到锻炼。”
“要在低谷中发展,就得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学生。”校长黄宗良说,“中和职中也曾辉煌过,后来走入低谷,学生不到300人。现在闯出了新路,生源攀升,学生长到了1100人。”
让职校走出困境,县里给了职校可直接到初中招生等优惠政策。各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适销对路的专业。高考升学率达90%以上,就业推荐率为100%。全县职校生已占高中段学生的42%。
每镇都有成人教育学校,省级示范成教校有4所。双流将成教由过去的扫盲教育转到提高人的素质上来。
兴隆成教在120亩荒山上搞果园、苗圃和养殖,产生了每年30多万的经济效益,为农民提供了10万多株枇杷种苗。
华阳成教建立了社区教育中心,统揽了全镇培训就业,并与永安成教联合投资建成126亩成教科技园,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视察华阳、永安成教科技园时,对双流成人教育在振兴地方经济、指导带领农民致富上发挥的作用感到满意。
七十岁老人学法律,家庭主妇和女儿灯下共读,三代同堂学科学——胜利的“学美乐”活动,带动全镇人民开始走向学习化、知识化。
莲箫、秧歌、竞技龙;棋类比赛、群众舞蹈、迎春汇演——中和镇社区文化活动倘佯在大街小巷,流淌在假期节日……
从坝区到浅丘再到深丘,从基教到职教再到成教,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频道”快进。学校作为文化中心,像一轮朝阳辐射到社区每个角落,与当地经济社会全面互动——集成教育资源,提升社区文明,直向“学习型双流”。
**********
“学生多了,我这葱都好卖了!”中和镇一位大娘喜不自禁。
在华阳,房地产老板竞相打上教育如何了得的广告。
在胜利,教育被当作拉动经济社会的战略资源来开发。
在双流,“教育强镇”正以强劲的利好消息扑入寻常百姓家。
犀利和睿智的眼光,超越自我的胆略和勇气,在新的高台上,跳出“高原现象”,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路径,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双流人创新教育发展机制,推动教育规范化、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
“双流教育是四川的一扇窗口,双流以教育强镇为载体,大投入、大发展教育,在全省县域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四川省教育厅领导评价说。
作为载体、途径和手段,创“教育强镇”是双流争创西部“教育强县”的重要支撑,又是其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同样也是双流争创‘西部第一强县’,全面奔“小康”、加快“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教育强镇”、“教育强县”,赢来了双流教育高速发展,也丰厚回报于社会。不单在人才、公民素质、社会文明等方面为双流培育着发展力,也直接为双流创造着核心竞争力。这或许是双流教育强镇实践带给我们的基本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