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境内群山绵延,奇峰耸立,溪河密布,滩险水急,山川秀美而令世人悠然神往;这里又岩厚地瘠,气候多变,旱灾水涝频繁。湘西人爱编传说爱讲故事,爱说笑话爱唱山歌,民间艺术宝藏蕴含深厚,这里又是孕育文学艺术家的温床。土家族青年作家彭学明,便是湘西新生代作家中的佼佼者。彭学明以散文行世,其作品分别结集为《我的湘西》(百花文艺出版社,曾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祖先的歌舞》(长江文艺出版社)、《文艺湘军百家文库·彭学明卷》(湖南文艺出版社,获2002年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他继承了湘西文学的传统表现方式和审美精神,描摹乡土风情,关爱芸芸众生;同时他又具有浓郁的现代人文意识,以当代文化人的角度透视湘西人生,拓展了湘西文学范畴。
彭学明的散文体现了他复杂的人生体验和对故土特殊的认识和情感;一方面,湘西是一个富于诗意的栖息之地,另一方面,湘西生存环境险恶,人心因利益冲突而变得势利。由此可见,彭学明的心情是矛盾的。他在热切讴歌、高声赞美的时候,是那么兴奋欣喜,字里行间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激情;而在回溯历史、描摹现状的时候,他又是那么沉郁凝重,满腔思虑力透纸背。他赋予湘西炫目的美学品格,展示湘西人热辣、率性的生命激情,获得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他关注湘西人的生存状况,抚慰那些贫瘠土地上透支生命的劳动者,他不回避贫穷给人生带来的扭曲和压抑。他多么希望湘西人能摆脱生活的贫困、改变自己的命运!
彭学明纵情歌唱着湘西的美丽和浪漫,却没有沉浸其中而忽略现实生活的困顿和无奈,从这个层面来说,他是理智而清醒的。他写那些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终年云雾缠绕的老山界(《生活过的土地》)、写吊脚楼里孤独、残缺的人生(《吊脚楼里的人物》),将湘西人艰难度日的日常生活情态凸现在世人面前。在彭学明的作品里,湘西人的生活有两种明显的缺失:一是缺水,二是缺亲情。他笔下山里人缺水的情景,给人的印象强烈而深刻:“一盆水先洗米,再洗菜,再洗碗,再洗脸,再喂猪,婚事喜事不急,急的是天不下雨。”(《生活过的地方·断龙水》)。庄稼地里老母亲挣扎抗旱的形象,是湘西人恶劣自然生产条件的真实写照。而天灾人祸及缺医少药的现实,又造成很多家庭的不幸和残缺,从而形成家庭亲情的不完整。这种情形在几代湘西作家的作品中都有反映,譬如沈从文的《边城》、《萧萧》、《阿黑小史》,孙健忠的《醉乡》、蔡测海的《远处的伐木声》等,都描绘了一些单亲的家庭以及失去了母爱的人生缺憾。彭学明无意于对世态炎凉的谴责,而是集中笔墨表现那些不幸的人们沉默隐忍、坚韧顽强的意志和高尚情怀,他们遭受打击而不自弃,获得成功而不傲人,用实际行动展示雄强的人生,并能以宽容之心对待曾伤害过他们的人。在彭学明看来,湘西人要改变困难的处境,应不等不靠,发掘自身的潜力,默默耕耘,自立自强,只要精神不垮,就有机会改变自身的环境和命运。彭学明这种对人生的特殊体会和独到见解,使得他在逆境中奋发图强、超越自我,从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