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普三老翁

2003-07-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刘丽强 本报记者 王绍雄 我有话说

江西省安福县3位从事科普工作大半辈子的老同志,人称“科普三老翁”。他们惜时如金,退而不休,把余热献给自己未竟的事业,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一辆自行车,一只旧提包,刘柳生痴心不改兴农情

刘柳生,常骑着一辆载重自行车,提着一只老式黑提包。提包表面磨得发亮,断了的提手用两根皮线连着。包里装着三件宝:农技资料、老花镜、洗漱用品。农技资料是自己编印的,老刘说,这是给他的那些农友的“见面礼”。老花镜则用来观察水稻病虫害。老刘下乡走到哪儿歇在哪儿,洗漱用品当然随身带。有人给这个黑提包送了个雅号:提包农技站。1996年刘柳生退休时,正逢县里成立老年科协,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从此,他又带着他的“提包农技站”活跃在田间地头、山乡村寨。

几十年的农技工作,刘柳生的足迹遍及全县,乡亲们对他的为人和技术非常佩服,都亲切地称他“老伙计”。见老伙计退休不忘农家事,更添几分敬佩。他每到一个村总是东家请,西家拽。有叫给禾苗看病的,有索要资料的,有留他吃饭的,忙得刘柳生团团转。

去年春耕期间,寮塘乡东岸村干部登门请他去讲课,前两次都扑了个空,第三次上门才碰到刘柳生。刚下乡回来的他扒了几口冷饭,便带上“提包农技站”上路了。退休以来,刘柳生已在全县讲课300多场,听课群众6000多人次,免费发放农技资料4800多份,协助有关部门推广水稻良种万余亩,帮助建立科学示范田300多亩。

一双跛腿,一块试验田,彭光前不知疲倦勤耕耘

经人指路,记者在安福县城东一栋低矮的平房里找到了彭光前的家。不巧,老彭外出了。他老伴说:“这死老头子,准是到他的试验田里去了。”

彭光前从县种子公司退休后,领了一顶县种子协会理事长的头衔。县种子协会是以热心种子科技推广的农民为主体的民间团体。老伴见彭光前退休了倒更忙,怨气直冒:“有福不晓得享,累死也没哪个怜惜。”老彭把眼一瞪:“闷在家里我会死得更快。”为了让老彭“回心转意”,老伴不给他洗衣服,不给他热饭菜,但他还是“执迷不悟”,每天早出晚归,忙他的种子。

在老彭的带领下,种子协会先后成功地示范推广了水稻高产优质品种7个,为该县粮食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每试种一个品种,从播种、育秧到田管、收割,老彭都详细记录有关试验数据,并加以整理。每年年终他都要亲自撰写一份厚厚的《试验总结》,交县领导和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岁月不饶人,老彭腿脚越来越不灵便了,走路一跛一跛的,不便下乡。老伴想,老头子这下得消停了。哪料,老彭不但没歇气,反倒在住地附近租了六分地,继续弄他的试验。

一身赤膊,一双慧眼,王景山青春不老观气象

王景山从安福县气象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在家里呆了不到一个礼拜,他再也憋不住了,找到局里要事做,根据局里的推荐,老王加入了县老年科技协会,成了种子专业协会唯一的“气象顾问”。见自己的专长又有用武之地了,他高兴得一宿没睡好。

农业气象是老王的偏爱,每到制种季节,他不顾上了年纪,每天往局里跑,了解气象信息,分析天气形势,编印《气象旬报》,然后又一张张地寄给全县各制种基地和制种专业户。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安排花季,旬报上讲得明明白白。有些偏远乡村邮路不畅,为了不耽误农事,他辗转数十里把旬报送到农户家。除了参加协会的日常活动外,王景山还常带着气象科普资料下乡,开展宣传咨询。大批制种专业户得到老王的指点,制种效益大大提高。

30多年的气象工作,王景山积累了丰富的人工增雨经验。去年夏天,安福县严重干旱,县里成立了人工增雨作业组,王景山在作业组里年纪最大,他专门负责天气加密监测、作业气象咨询。这一次,他在炮点上蹲了两个多月,早看东,晚看西,看云识天气。他和年轻人一起,上炮弹、卸炮弹样样干,一身赤膊,一双慧眼,每天在烈日下晒几个小时。两个月下来,脸瘦了,皮肤黑了。由于大家齐心协力,增雨作业效果出奇的好,当年全县农业仍然获得丰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