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发达后还需要引智吗

编后手记
2003-07-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笔者读过很多关于引智的文字,并注意到,提及引智的意义,不少人强调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缺乏,因而引智十分必要,云云。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已经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进步。那么,当某一天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国人才也并不“缺乏”时,我们是否就失去了引智的必要性呢?

因为落后而引智的观点是很容易说服人的。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提出向西方学习,始于鸦片战争。当时,一大批仁人志士在西方用先进的科技装备的“坚船利炮”面前,重新审视所谓“奇技淫巧”的力量。魏源提出“师夷长技”,成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后来又提出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等科学技术。严复翻译《天演论》,提出学习科学的方法论,后又主张学习西方的社会科学。新中国成立后,大批优秀的国外留学人员和援华原苏联专家,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适逢小平同志引智谈话发表20周年,张劲夫老人提笔撰写了回忆文章。他特别强调:“引进国外智力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不是权宜之计,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必须继续坚持下去。”

与张劲夫老人见解相同的还有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政府——尽管他们处在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领跑位置,但仍然热心于利用别国人才发展本国,并认为这是加快发展本国经济、科技、教育的捷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无不尽其所能,加紧对全世界人才的争夺,其热情之高和手段之高决不在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之下。这件事告诉我们:当我们还在努力宣传“谁赢得人才与智力,谁就赢得主动”的观念时,发达国家早已把这一观念落实到自己的战略实践中。看来人家在人才和效率观念上也是跑在我们前面。

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就是将来我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仍然需要开展广泛的国际人才交流。任何国家、民族、人民均有所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引进智力是没有止境的。

让我们未雨绸缪,在国家还没有“发达”时就强调这一点,以避免我们未来可能出现的过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