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新技术产业警惕重复建设

2003-07-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蕾 我有话说

编者按对于工业经济项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及其危害,社会各界早就有了共识,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关停并转重复建设工业项目,如对小钢厂、小煤窑、小水泥等的治理整顿就是明证。但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重复建设,我们对之认识还不深,了解还不透,而国外的实践证明,这种高水平的重复建设浪费更大,危害更深,对此,我们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高水平重复建设正在凸现

由于存在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和相互攀比的思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的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现已建成的集成电路生产线超过20条,还有十几个省市正在忙于规划和认证;与此同时,高科技园区的建设热潮也正席卷全国,不少地方都在大搞“软件园”和“高新技术园区”。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员王昌林说,在各地“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中,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构性为35%,纳米材料为48%,计算机网络为59%,软件产业达74%。而翻开西南6省(区、市)的“十五”规划,我们会发现,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除了西藏,其他5个省(区、市)都把电子信息和生物工程列为需要加快发展的产业。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等专家的说法,继以彩电、冰箱等家电制造业和汽车、钢铁等生产线为标志的两轮重复建设后,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为代表的第三轮重复建设正在我国凸显,相关产业风险亦加速集聚。

重复建设的背后:“优惠政策”与“政绩大赛”

在高新技术的招商引资方面,各地争相在地价、税收、电价等诸多环节给予优惠,因此,在高新项目重复建设的背后,其实是地方政府间愈演愈烈的“优惠政策大赛”,各地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隐性”代价。一位在苏州工业园区从事过多年招商工作的干部说,前些年,苏州的地价成本为每亩30多万元,而工业用地报价只在1.5万元到5万元一亩。对于投资大的项目,园区可以白送用地,甚至还免费提供勘探、打桩。

那么,地方政府为何无视重复布局,争先上马高新项目呢?专家分析,“优惠政策大赛”的背后是“政绩大赛”,而重复建设的“病根”就在于政绩考核。安徽省一位官员直言∶“如果兄弟地区的产值增长了25%,你只增了15%,上级考核时就会觉得你比别人慢,并没有人去分析谁是可持续发展的,谁在杀鸡取卵。”为此,有产业研究专家评论,在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中,税收、利润和效益综合考评机制是保证产业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重复建设加剧产业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重复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大忌。由于各地区相互竞争和“克隆”的项目都属于投入高、回报高、风险高的“三高”产业,受高额产值和回报的引诱,许多地方不顾自身条件,不知规避风险,盲目跟风上马,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导致高新技术领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层次恶性竞争加剧。

专家指出,一些地方竞相上马的“高新产业”,其实关键技术大多受制于人,成套设备靠进口,其中光纤、集成电路制造、数控机床等设备的进口比重在七成以上,而国内却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上进行不必要的激烈竞争,产业发展远未形成互补的良性格局。这样的产业格局使得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加速集聚,到一定程度势必爆发。因此,我们不无理由担心,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会将我国有限的科技资源“稀释”掉,甚至会影响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

产业预警机制亟待完善

产业发展需要竞争,但是“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对整个产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有专家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预警机制,引导相关产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十分迫切。

与前两轮重复建设不同,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重复建设中,企业更大程度地成为投资“主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经济主管部门可以放手不管,相反,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更需要职能部门在产业发展方面给他们“提个醒”。

此外,专家建议,有关部门的产业调查应该在内容上有所延伸,加强产业容量分析和产业安全预警,适时公布与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相关的经济运行数据。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总体而言,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但高端产品国内生产不了,能生产的中端产品又需求分散,品种繁多,因此单个品种市场需求量并不大。既然笼统的市场饱和度并不能确切地说明问题,那么有关部门就有必要探索建立相关产业分析的模型和方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