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和身体素质的达标,教育过程依旧是“传道、授业、解惑”,体育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主体和中心是教师,学习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甚至是一种单向的输出过程。教师懂什么就教什么,学生是一个等待加工的客体,而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无法提供个性充分的发展,只是将同年龄的学生视为同质,而无法因应个人的需要,很多运动能力好的学生,发展受到限制;而那些运动能力不足的学生,学习受到挫折,运动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可以说,传统体育教育是同一个模子里培养出来的批量产品,是批量生产的无特色的产品。这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资源要求差之甚远。
进入新世纪,社会发展强调民主导向,人的发展讲究个性,这也是民主的基本信念,即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在体育教育中,这种信念如何深入到课程设计中去呢,我们的体育课程设计能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自我能力,感受自我成长的喜悦呢。这样的提问,就要求我们改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
我们知道,教育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学习上,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是社会需要什么学习什么,各人有什么特长和爱好可以适当地发展。人性化的学习与机械化的教育不同,在学校人人都是成功的,为进入社会做了准备。作为学校产品的学生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学会学习使他能够直接或稍加培训就能适应社会需要并不断发展。
教育势必搞成一个封闭的自满足的体系,而学习则必然形成一个开放的,时刻与社会保持密切接触的,以社会需要为评判标准的体系。传统教育体制下的中国学生所谓基本功扎实就是指在知识掌握上比较好,但仅此而已,他(她)只有这些知识而不知其应用,更没有学会学习,因而其创新能力较差(许多人甚至没有这种意识),发展后劲不足。这是我们都已经看到的、认识到的现象。
诚然,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直在不断地改革与探索,但当今的学校体育并未从根本上真正摆脱传统的束缚,学校体育始终是为技术而技术,为应试而体育。教师在课余中忙达标,课中看指标,训练争锦标,忙得焦头烂额!学生只能被迫地“积极锻炼”,争优秀争三好,为中考为高考,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超过1000节。但问问他们,又有几人真正“乐意”上体育课,真正“喜欢”体育课呢?究其原因,学校体育仍以工具主义而不是人文精神为其价值取向。在此前提下,必然是目标任务狭窄单一,内容方法枯燥乏味,教师“目中无人”,只是机械性地按照大纲灌输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片面强调课的练习强度。其中既没有人的丰富情感,更没有对人的关怀。其结果是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关注,特长得不到发挥,身体也未必健康,小胖墩、豆芽菜不在少数。无怪乎我们的学生要感叹:“体育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在于焕发人的天性,培养人的智慧,完善人的个性,使之尽可能成为完人。体育教育既是育人过程,也是探索和改造人的过程,没有人文精神不行,只有灌输式的压抑人性的人文教育也不行。以工具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展示的是生物体育、国家体育、政治体育,侧重的是教学需要、学习成绩、组织意识,强调的是体质教育、运动意识、身体意义,建设的是形式体育、体能体育、技能体育。而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应是“一种强调体育本质、文化价值、主观意识、行为能力等的教育过程,其建设的不仅有身体运动的文化,而且有塑造、完善及美化身体的文化,以及身体语言表述的文化,有相应的体育法规、条例、制度。此外,还应系统地讲授中西体育的文化、文明成就、发展规律和当代主题等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学校体育中人文观念的价值取向正是注重生命力的开发,培养主体意识,以学生未来实践为依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为祖国生力军而开设的学校体育如果没有最起码的“属人的精神”、最基本的“育人的体育”,那么,学校体育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