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校园歌曲精品工程

2003-07-24 来源:光明日报 井华 我有话说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就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音乐激发人的审美情感,培养和发掘人的审美潜能,通过音乐构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陶冶人的心灵,塑造高尚的人格和品质。而音乐的作品,特别是校园歌曲只有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真、善、美,才能在歌唱的知、情、意中提高全民的素质,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健康的心理,团结互助祥和的人际关系,具有高尚道德远大情怀和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而勇于创造、乐于奉献的一代代新人。

用乐调的节奏再加歌词创造成校园歌曲,是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传播最为广泛的一种音乐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教育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积淀。而每个人都是伴着校园歌声长大成人的,因此校园歌曲的“优、劣、美、丑”决不能仅仅是满足学生在校的音乐学习、生活和业余时间的消遣,而是关系到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的大事。

小学到初中一二年级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非常喜爱音乐,但是又非常听老师的话,也很爱唱音乐课堂学唱的歌曲。虽然儿童时期的学生也哼唱一些通俗流行歌曲,但仍然以唱优秀校园歌曲为主。然而,当学生进入青年身心发展最迅速的青春期(初三至大学,在这段)时间内,他们感情充溢,想象力极其丰富,内心世界趋于复杂化,审美心理发展逐渐进入浪漫时期。致使他们更加喜爱音乐,特别喜欢新奇的节奏感强的音乐。据本人多年在黑龙江和山东对初三至大学年龄段的学生调查证明,喜爱音乐的占85%以上,喜欢严肃音乐的占20%。音乐已经成为他学习之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精神食粮。他们把音乐作为内心情感的寄托与表达,甚至是宣泄。有时又把它作为升学率学习负担重压下的放松。由于这个年龄段世界观没有完成形成,对事物的真假、美丑,对歌曲的内容还没有辨别清,自认为已经长大,为寻求一时的痛快,往往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之中,与之融为一体。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初青年学生是学唱重于欣赏,到了八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流行音乐追寻时代的脚步,触动了青年的感情,占领了校园,由于流行音乐的独特魅力青年开始欣赏于学唱结合。而且他们早已经是再也不能满足于静静的聆听,大部分是随着录音机或CD音乐的播放,MTV或电视的镜头,边唱边舞。学生中不懂流行音乐的人常被认为很“土”,缺少智慧和品味,在群体活动中也会被认为缺少与同学沟通的资本。对于他们来讲,音乐早已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弥漫在校园每一个角落,决不仅仅是学习和集体的校园文化生活。由于通俗流行音乐是青年最喜爱的时代性音乐,因此,学校、社会、家长要尊重广大青少年对音乐的选择,但决非意味着放任自流,而且是加强引导。

可见优秀的校园歌曲创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越快越好。另外校园歌曲的创作和推广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又要使其易于接受,还必须具有审美价值,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把校园歌曲精品的创作与推广,作为大事认真抓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全国范围内优秀的词曲作家,到中学、大学调查研究校园歌曲现状,分析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为他们写出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紧跟时代,又贴近他们生活、喜闻乐见的歌曲。同时鼓励更多的音乐家积极地参加校园歌曲创作。还可以号召全国青少年和音乐教师自己动笔创作优秀校园歌曲。每年组织全国性的校园歌曲创作评比,从中推出精品。对此,国家可采取扶植政策。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精品。广播电台、电视台还应根据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播放校园歌曲精品。在校园精品推广中,更重要的是学校和校长、教师,想方设法营造优秀校园歌曲的传播环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