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索高校为地方建设服务的新形式

2003-07-24 来源:光明日报 徐建培 我有话说

高校人文社会学科在为地方建设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人们对高校基本职能的认识已经比较一致,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从国外情况看,19世纪以前,西方大学的基本职能是教学活动。19世纪以后,科学研究逐步成为高等学校的职能。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日益显现出来。19世纪50年代起,在英国主要工商业城市陆续建立了旨在为当地工商业发展服务的学院。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则为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在这方面,建立于1848年、在《莫里尔法案》颁布之后发展起来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在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成绩卓著,为其他高等学校树立了榜样。

当今,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已被广泛认可,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以美国为例,其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有:开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建立科学(工业)园区;建立高校——企业联合研究中心;通过签订科研合同承担校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高校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相互支持;提供各种咨询;兴办合资企业;高校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验室、教室设施,等等。

我国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经历了一个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逐步扩展过程。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包括定向或委托培养、成人或继续教育等;产学合作,既包括校企双方合作兴办企业的资本化方式,也包括进行技术转让等的商业化方式;建立高等学校科学园区;高等学校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等;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咨询服务,等等。但总体而言,我国高等学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比较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而对人文社会学科的作用则认识不足,组织措施也不够有力。

发挥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近年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对而言,在发挥高等学校尤其是综合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地方建设服务方面还做得不够。事实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在为地方建设服务方面应当大有作为。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中希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我们认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在为地方建设服务中具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突出体现在:人文社会学科的专家学者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方案,直接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个城市要实现长期的快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长远发展规划,必须对城市发展进行科学的发展定位和概念设计,必须对各个领域如经济、文化、教育等等进行统筹合理的规划和安排,而这恰恰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如果一个城市的发展定位错误,发展战略存在问题,对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

当前,在发挥高等学校的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地方政府提供服务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组织。具体说来,政府有关部门缺乏对高等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全面了解,而高等学校又没有熟悉地方政府需求的部门来组织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的科研力量为地方建设服务。因此,在地方政府需求和高等学校较强的研究力量之间缺乏联系的桥梁,在研究内容方面也缺乏长远规划和考虑。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青岛大学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青岛发展研究中心,在利用高等学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依托青岛大学成立的青岛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能是:(1)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广泛的业务联系,了解地方政府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了解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状况和态势。(2)在地方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和指导下,拟订有关研究课题,面向校内外广大研究人员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组织课题招标,开展课题研究。(3)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学校发展战略研究,探索如何在为地方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特色学科或特色研究方向。(4)完成地方政府和学校交办的其他任务。现代决策是一种建立在广泛信息和深入研究基础上的科学决策,尤其是涉及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和重要问题的决策,更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严密的论证;尤其重要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更多地强调综合,强调合成。依托于高等学校成立的地方发展研究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高等学校的人才和知识方面的综合优势,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创新性抉择方案,并以此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高等学校设立的地方发展研究中心,具有其他地方调查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无法替代的优势。目前,我国地级以上地方政府一般设有调查研究室、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但依托高等学校成立的地方发展研究机构,可以有效利用高等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综合优势,以高校学者特有的眼光和学院派风格开展研究,有效避免政府部门行政权力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理性与客观的方案,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在为地方建设服务中,促进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

地方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仅有利于地方政府,也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是一种双赢的举措。首先,依托于高等学校成立的地方发展研究中心,将为学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个科研平台,为广大教师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机会与空间,使他们更加关注实际问题,关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其次,依托于高等学校成立的地方发展研究中心将有利于学校形成学科特色。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学校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而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其中既快捷又经济的路径之一,就是选取部分学科办出地域特色,进而实现“学科特色——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转变或者使已有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特色更强、优势更大。我校拟通过在部分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人文社会学科增设“青岛发展研究方向”办出或增强学科特色。例如,在旅游管理硕士点增设青岛旅游开发与研究方向,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增设青岛可持续发展、特色经济等研究方向,并准备通过在学校的“421”人才岗位设置中设置“青岛发展研究”人才岗位来促进这一措施的落实。

我们相信,只要大胆实践,与时俱进,就一定会探索到高等学校人文社会学科为地方建设服务的新途径、新形式,并在为地方建设服务中促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

(作者为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