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呼声

2003-07-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暑假前,不少城市的大街小巷贴出了各类学习班的招生通知,吸引着那些望子成龙的中小学生家长。近日,一些读者投书本报,认为这类学习班还是降温为好,因为中小学生最需要的是有益的娱乐活动,最该补的是亲情课。这里选登其中3封来信。

暑期办班该降温

结束了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孩子们终于盼来了暑假。可暑假未到,我们这里的大街小巷就贴满了文化补习班的海报,不少家长闻讯赶紧给自己的孩子报名,这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灵又蒙上了紧张的阴影。

笔者的一个外甥在邻县某小学读一年级,功课学得还不错,可他的父母听说外甥那个班的同学基本上都在上补习班,硬是交了150元学费,逼着8岁的儿子也进了补习班。据了解,这些补习班多是学校或老师所为,表面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质上是以赚钱为目的,一些老师课不备,作业不改。真是冤了家长,累了学生。

孩子们暑假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暑期里学校老师已布置了适量的作业,如果再让孩子进补习班,势必额外增添一份负担,小小年纪承受得起吗?在孩子不乐意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接受强灌的知识。

笔者认为,从注重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文化补习班以不办为好。至少,暑期办班应降温。
江西省崇仁县江西重型机床厂刘丽

培训班亟待规范

暑假来临,各类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音乐、舞蹈、书画、外语等培训班相继开课。这些培训班多以盈利为目的,办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者。此外,临时性的培训场所在防火、通风、采光、卫生、噪声控制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很难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这类培训班的管理力度,在教师资格认证、教学场所、教学质量几个方面制定出硬性指标。物价、税务部门也应加大对培训收费和财务的监管力度,规范暑假培训班。
江西省大余县委宣传部彭承礼


最该补的是“亲情”课

一项调查统计表明:不少中小学生认为父母对他们缺“亲”少“情”,特别是一到暑假,让他们到各种学习班去补习,每天都疲于奔命,弄得很累。因此,有的孩子认为学校还是不放假好,而更多的孩子则认为,平时紧紧张张、时间有限,想在假期和父母多呆一会儿,让大人们陪陪自己。

调查显示,孩子们业余时间的90%是自己独处或与同学呆在一起,而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占5%。父母与子女间缺乏必要的深度交流,于是孩子们感到自己“很孤独”。有的家长为激励孩子,考前承诺陪孩子出游等,但多是“言而无信”,使孩子们失望,甚至产生抱怨。父母的“空头支票”,拉大了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距离,甚至由此产生了隔阂。但作为父母往往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危险性”。

教育的对象是人。较之其他,“亲情”课更重要,应及时补上。
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区李文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