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民族精神

2003-07-31 来源:光明日报 张英伟 我有话说

内容提要

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它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非典疫情,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精神的民族”,“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而且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凝聚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从而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具有对内动员和聚集民族力量、对外展示和树立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不仅各民族的民族精神不同,就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民族精神也有所不同。概括起来,民族精神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它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这就注定民族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民族精神植根于本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优秀文化的催生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素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矢志不渝、自强不息、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民族性格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伦理观念。其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生动写照。二是忧患自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突出表现了中国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历史责任感。三是和平安定。提倡“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注重营造一种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四是正道直行。提倡“养浩然正气”,弘扬“君子坦荡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道德情操。这几个方面,都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性。

二是时代性。民族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表现也不同。但从总体和本质上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总结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时代不同,但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打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的重要内容,它始终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前赴后继、奋斗不息;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生存、聚集、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中华儿女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天性,它自古以来就主张天下太平、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依靠这种优秀品质,中华儿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经受各种考验,矢志不渝,勇往直前。

三是先进性。判断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历史潮流,能不能跟进时代潮流。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就是因为她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不断保持民族精神的进步性,使之成为古往今来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其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在不同时代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和凝聚人心的现实效应。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又形成“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五种精神,尤其是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抗击非典精神等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巨大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于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一般而言,综合国力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这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同时也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精神力量,这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能够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先,民族精神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如果没有民族精神的凝聚,就很难维持长期的统一和稳定,也就难以不断地发展壮大,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民族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斗志弥坚,坚定不移,并最终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这种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才得以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这不仅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判断是非的政治原则,分清善恶的道德标准,而且它本身就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自信、自立、自强意识。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趋势,精神文化的闭关自守几无可能,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正在同经济扩张、政治霸权和军事威慑结伴而来,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广大人民中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综合素质的核心。民族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一个国家的腾飞,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表现在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永不枯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强化这种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十三年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同心同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个目标集中反映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和愿望。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日益发扬光大,成为凝结各族人民的巨大力量。它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没有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精神,不可能实现既定的目标,中华民族也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民族精神为纽带,可以把全国各族人民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职业、不分年龄地维系和凝聚在一起,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以民族精神为纽带,可以引导人们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把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化为立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育人

培育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和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培育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和培育人,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人类就是通过培育先进文化进而培育民族精神,达到培育人的目的的。

培育人要注重引导。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一个不断继承、完善、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发展的过程。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丢掉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蕴含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蕴含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中,蕴含在中华儿女五千年奋斗创造的足迹中,蕴含在中华儿女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通过对中华民族昨天和今天的了解和认识,使人们深刻认识和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繁荣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只有对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和了解愈深,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认识和了解愈深,才能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使之进一步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从而使民族精神成为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

培育人要突出重点。人民是民族精神之本。江泽民同志指出,培育人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里,突出强调了“培育”人的多种形式,“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说到底都是为了培育人。只有坚持不懈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形成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舆论环境;只有不断地把高尚的精神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才能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前赴后继,艰苦奋斗,贡献力量;只有下大力气创作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好作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在进行精神享受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情操,塑造人们的美好心灵。

培育人要把握正确的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鲁迅语)。邓小平在谈到大力弘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时说:“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大声疾呼”,就是要造成舆论,广泛宣传;“以身作则”,就是要知行统一,付诸实践。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课堂,生动的实践又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特点。这是一个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民族精神得以与时俱进的可靠保证。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副主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