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英雄无语》是一本内涵丰富的书,无怪乎封面上特意告诉读者:“本书荣获第八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和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英雄无语》讲述了“我”爷爷奶奶的婚姻家庭经历,爷爷奶奶从闽西客家居住的寇豸山中走出来,爷爷参加了革命,忠心耿耿,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对奶奶粗暴、寡情,是个负心人,有过三次婚姻,奶奶有充分的理由恨透了爷爷。爷爷在家庭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以“现在是组织上最困难的时候”为由,把自己积蓄下的几十块大洋全部交了党费,对此作者问道,作为奶奶的丈夫和他们女儿的父亲,爷爷除了需要对他的组织表示一种忠诚之外,有没有义务在他的女儿身上展示一种起码的人性?按照一般人的道德要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什么反过来连“幼人幼以及吾之幼”都做不到呢?这似乎是一种奇怪的不近人情的逻辑。照作者看,说爷爷虚假自私、沽名钓誉或许是言重了,但如果说他对他的家人、他的骨肉欠了一笔永世难赎的债务是无论如何也不过分的,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作者理解为什么奶奶对爷爷有一种不可饶恕的仇恨。在这样显见的道德是非面前,表明立场是容易的,但《英雄无语》真正的着眼点,是揭示并理解一个人对组织和对家人所持的双重道德标准,在中国革命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探讨道德矛盾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原由,悟出一些充满历史感的道理来。
走近那个时代,我们会看到有底层社会“劳苦大众”的存在,共产党以从“打土豪分田地”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系列革命目标,争取了他们的支持。这么一大批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被毛泽东称为“真正的铜墙铁壁”,爷爷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但也正因为他们本是“劳苦大众”,所以缺少文化,农村乡土社会的传统烙印比较深,缺乏平等、民主的意识,处事简单,实用。爷爷也是这样一个群体中的一员。在他身上好像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人:面对组织他是那样地忠诚英勇,信守诺言,从不讲任何代价与条件。而面对女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简单粗暴毫无信义,不讲道德心硬如铁。发育得不完全的爷爷就这样畸形地上路了。
回顾历史,我们会看到一种“深刻的片面”。看到的是一个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各种势力此消彼长的世界。《英雄无语》提醒人们那是一个以往的特殊的时代,理解那种似乎偏激、“片面”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那种“深刻”的选择。
该书作者是连城人,写的是连城的人物,寇豸山是福建著名的旅游地。《英雄无语》贯穿始终的一个线索,就是对那首客家《迁徙诗》的解读,由语言而民俗,由民俗而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客家生活的文化图景。
《英雄无语》项小米著
作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