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余秋雨指瑕

观点不同
2003-07-31 来源:光明日报 介子平 我有话说

余秋雨先生以散文传名,其散文被冠之以“文化散文”的称谓。以余先生时下的炙手可热、一枝独秀,树大惹风是情理之中的,这之中虽也涉及到了对其人格的评价,但更多的还是就文章论文章,就历史细节、文词音韵、纪年人名指瑕者。以文化的眼光审视文化散文,无可非议。

为免成众矢之的,余先生曾于1999年发表了匪夷所思的《余秋雨教授敬告全国读者书》,认为批评者的“小聪明是专门找一些冷僻的史料差错来纠缠”,“今天已没有哪位读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证究竟是否真有差错”,对这种批评“我要坦诚地宣布: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敬告”确有简慢失礼之嫌,实“不敬”也。在电视镜头前一向谦逊平和、彬彬有礼的余先生,偶露峥嵘,便显出了高睨自雄、恃才傲物的一面,难怪众媒体一片哗然。子路闻过则喜,大家风范也。指瑕者首先是你作品的读者,是作家的衣食父母,更是诤友良朋,有这么一批高层次、建设性的读者该是作家求之不得的大幸。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当年苏轼也有乱点赤壁的时候。唐朝画家戴嵩以画牛著称,有“韩马戴牛”之誉。他在一幅“斗牛图”中将牛尾画的翘了起来,被一牧童看出破绽,指出两牛相争,力在角,尾巴是夹在两股间的。戴恍然大悟,连连称是。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乾隆帝曾为此写过一首题画诗,其中便有“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的句子。读者对余先生是抱了很大期待的,希望在他们这一代人中间能有久违的大儒硕彦出现,能有国学家底的传承者诞生,这一期待随着钱钟书、顾廷龙、王利器这一代大家的先后乘鹤变得更为迫切,这决不是对余秋雨个人的苛求。文史功底不够扎实,作学问不求甚解的浮躁嚣狂、粗枝大叶,乃时代使然,风习作祟。

《石破天惊逗秋雨》是本专为余先生作品指瑕的书,副题为“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辨”,作者金文明为出版界资深编辑。仅就余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两著,本书便大大小小、明明暗暗找出了文史知识等方面的差错百余处,这还不算模棱两可之处,而这两本文集的总字数不过四十万言,其差错率在万分之二以上。俯拾即是的差错,扑面而来的问题莫说辑一本集子了,细究起来可出一套文集。秋雨散文流传甚广,往往一经出版即成畅销,仅《文化苦旅》一书1992年至2001年间的正版就印行了47.2万册之多。所以说这样的指瑕之作绝非多管闲事、庸人自扰。

金先生为此“查阅翻检的古今各类图书和工具书达200余种,摘录的资料卡片有500多张”。在考据训诂传统式微凋零的今天,尚有人下这样的死功夫,真是余先生的大幸呵!专业人士的阅读毕竟与普通读者不同,但将史料任我裁剪揉搓、切割锻铸的方式,放在哪篇文章中都是硬伤,而文过饰非、拒谏迁就的态度,放在谁头上都不合适。

《石破天惊逗秋雨》
金文明著书海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