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镇江修复“中国古渡博物馆”

2003-08-0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朱庆 特约通讯员 丁汉新 我有话说

本报讯近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论证组,通过了对镇江市西津渡小码头街保护与修复设计方案的论证。被文物专家罗哲文称为“中国古渡博物馆”的镇江市西津渡古街可望恢复历史风貌。

始建于六朝,繁盛绵延千年不绝的西津古渡,曾是长江下游地区主要渡口之一,也是镇江历史上繁华的文化商业中心。清代以来,随着长江主航道北移及城市中心的迁移,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但古街道整体历史风貌依旧,街巷空间布局完整,全长500多米街道,古迹文物众多,有古代社会的慈善机构遗迹——救生会、中国现存唯一完整,时代最早的喇嘛式过街石塔——“昭关”石塔、英国领事馆,观音洞、待渡亭、古西津渡口及整个小码头街。街道两侧古建筑,多为两层,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窗栏,一律油漆成丹红色,给人以“飞阁流丹”的感觉。世居于此的居民难能可贵地保留着大量“活着的传统”,难怪著名作家韩素音来此寻幽揽胜后赞叹道:“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

此次保护和修复方案东自待渡亭西至长江路,长300余米,“昭关”石塔、英国领事馆,观音洞、待渡亭、古西津渡口等古迹文物,将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按原貌修葺古街两侧民居,恢复古街传承手工艺制作、工商业、饮食传统等历史步行街景象,依古志记载,塑造西津渡小码头街:“五十三坡”、“小楼江揽”、“昭关石塔”、“古寺晨钟”、“古亭待渡”、“拱廊通幽”、“西津驿站”、“古巷灯火”等八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