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南追求“绿色GDP”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2003-08-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樊云芳 我有话说

有一个词汇,越来越多地挂在海南人的嘴边,这就是“绿色GDP”。

所谓“绿色GDP”就是扣除经济增长导致的灾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之后的净产值。经济增长必须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这种代价叫“生态成本”。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成本”竟超过GDP数倍之多,生态维持经济增长的负荷已达到极限。针对这一问题,生态经济学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海口市计划局局长张德铜博士正在写一篇文章,标题是:绿色GDP=金色GDP-黑色GDP。“黑色GDP”就是指牺牲生态环境杀鸡取卵获得的GDP。

张德铜博士说,现代史上无数事例说明:“黑色GDP”以暂时的“高速增长”造成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日趋短缺,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下降。它会要求人类以数十、数百年的时间和数十、数百倍的代价去偿还。

令海南人颇为自豪的是,目前,海南省的经济总量虽然较小,但其中“绿色GDP”的含量(比重),在全国可算是名列前茅。

首先说生态环境。相对于全国而言,海南省的生态环境是良好的,目前仍然终年翠绿,森林覆盖率达53.3%。根据世界环保组织监测,全球10个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中,中国占两个,三亚仅次于古巴的哈瓦那居第二,海口位列第五。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的宝贵财富。这财富是天赐的,也是人创造的。海南人深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提高“绿色GDP”含量。

对污染项目坚决亮“红灯”

海口多年来有一条铁的规矩:“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再赚钱的投资项目,只要污染环境,坚决亮“红灯”。在海口,看不到大小烟囱,城市燃气化率达到99.9%。海口在市中心建立的“万绿园”,无论从面积、从绿化程度都可以与国内任何一个大城市的公园媲美。该市不久前公开招标:在进入海口市的5大出口道路两旁,营造10万亩生态林。不久的将来,海口市的居民将生活在城市森林中。

年财政收入仅为2亿多元的三亚市,近5年中园林建设的投资高达6.73亿元,完成了“椰梦长廊”、“白鹭公园”等重点绿化工程20多项,实实在在给外地游客留下了“城在绿中、城在花中、城在水中”的美好印象。

打造绿色都市,同时也下力气营造绿色农村。近两年来,通过绿化、修路、改水、改厕、推行沼气等,让农民告别脏乱差,在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过程中,提升文明品位,实现绿色小康。

“绿色GDP”带来“金色GDP”

海南省优良的生态环境,给生物制药、信息产业等高科技工业带来商机,给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带来声誉,给房地产带来广阔前景,给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机。一句话:“绿色GDP”带来了“金色GDP”。

这在全国抗击非典的岁月中,显示得格外突出: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的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9.1%,连续4个月稳居全国各省市区工业增速之首;外商实际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47.3%;房屋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36.8%,在海口买房的多半是外地人;鱼虾出口的批次、重量、货值,同比分别增长43.7%、19.9%与15.6%。

以上这组数据,闪烁着“无疫区”、“健康岛”的品牌效应。专家认为,如果海南省的环境状况继续改善,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下半年经济增长潜力惊人。

但海南不可高枕无忧。近来有报道海南红树林面积锐减、松涛水库受污染、昌化港被流沙侵蚀、尖峰岭有公司炸山采石……全社会都在关注、谈论一个话题:如何遏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如何创造“绿色GDP”,并把它纳入经济核算?

海南人知道,只有不断提高“绿色GDP”的含量,才能有海南的永续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