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武威雷台奔马铜雕应是“天马逮乌”

2003-08-05 来源:光明日报 曹定云 我有话说

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一奔马铜雕。马长45厘米,宽10.1厘米,通高34.5厘米。马作奔驰状:三足腾空、头微向左,昂首扬尾,右后足踏在一只飞鸟上。飞鸟体形较小,展翅回首,尾端有一孔(图一)。铜雕上大下小,重心位于马的右后足与鸟背的接触点上,造型别具一格。奔马健壮有力,栩栩如生,确为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铜奔马的面世,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和世人的惊叹,被列为我国旅游业标志物。2002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我国政府赠以铜奔马(复制品),也足证铜奔马蜚声海外,是一件罕见的稀世珍宝。

作为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其时代的鉴定和名称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即便是专业工作者,其准确的鉴定也常常难以一次到位。该墓因为是抢救性发掘,资料收集难以齐全,且又缺乏明确的纪年材料,墓主究竟是谁,至今难以确定。当初定为东汉末年,是整理者根据当时的研究水平所作的推断。1992年8月9日,何双全同志在《文物报》上发表《武威雷台汉墓年代商榷》一文,认为该墓的时代不是东汉,而是西晋。今年4月29日,孙机先生在《光明日报》撰文,对墓葬时代进行考证。他根据吴荣曾先生对汉晋“五铢”之研究成果,指出该墓中“五朱”之“朱”字缺“金”,直径仅1.6厘米,较之直径2.5厘米的东汉“五铢”相去甚远;而同类的小“五朱”则见于有准确纪年的西晋墓葬。据此,孙推断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之墓葬年代应属西晋。由此,这件稀世珍宝奔马不是汉代文物,而是西晋文物遂成定论。

但是,奔马铜雕之研究并未完结,有关奔马铜雕之定名始终是一件悬案,萦绕在读者心中。铜奔马出土之初,学者根据其状定名为“马踏飞燕”。可马蹄下之鸟,其尾不作剪刀状,名“燕”实难成立。后来,有学者认为是“神马蹄踏龙雀”(“马超龙雀”),但“龙雀”乃“飞廉”,是鸟身鹿头,与此又不类。此后,有学者提出,此“鸟”不是“燕”,而是甘青一带一种猛禽——隼。但“隼”和“马”并无内在联系,奔马怎么会踏在“隼”之背上?其说可商。还有学者指出,此“鸟”是马王堆帛书《相马经》中“逮乌鸦”之“鸦”。此说较前三说为优,但奔马为什么会踏在“鸟”背上?说者并未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和提供可靠的佐证,故读者心中仍是一片迷雾。

要解决奔马铜雕之定名,关键是要弄清铜奔马所踏之“鸟”是一种什么“鸟”?“鸟”之不明,奔马铜雕之定名便无从谈起。通过近年的思考,笔者认为铜奔马所踏之“鸟”实为“乌”,即“乌鸦”,但它代表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乌鸦”,而是神话、传说中的“乌鸦”,即“太阳”。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用“乌”表示太阳可谓屡见不鲜。《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山海经·海内经》亦云:“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乌,皆死,堕羽翼。”《淮南子·精神训》亦载:日中有骏马。以上神话、传说证明:“乌”是日之载体,故“乌”也就成了“太阳”的代称。“乌”为什么会成为“太阳”的代称呢?这与古人对天象的观察有密切关系。汉张衡《论宪》云:“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乌,象乌而有三趾。”这里所说的“乌”,又称“三足乌”,实际是指太阳中的黑子。由此可见,汉代人已经观察到太阳中的黑子,但又作不出进一步的科学解释,故而将日中黑子称为“乌”,由此引出一系列的神话和传说。

“乌”可表示太阳,但武威雷台铜奔马足下之“鸟”是否就是“乌”呢?这还须考证。1992年6月,享有“千古之谜”美誉的浙江龙游石窟被发现,并轰动中外。在龙游石窟1号洞的西壁上,有一长约1500厘米、宽约50厘米的石刻浮雕。浮雕正中上方是一匹奔驰的骏马;左下方是一只鸟;右下方是一个半圆,半圆内有“月”字;浮雕最下方(靠右)是一条鱼。细审此图,不难发现:图中右下半圆内标有“月”字,说明此“半圆”代表的是“月亮”;以“月亮”为基点,与之相对应的左下方之“鸟”应是“乌”,代表的是“太阳”。日、月相对,与神话、传说吻合;骏马在日、月上方奔驰,自然是“天马”;右下方有一条鱼,鱼生活于水中,地上有水,故鱼代表大地。由此推断,此浮雕中的四物分别代表天地日月,这幅浮雕图也就是地地道道的“天马行空”图。

在龙游石窟“天马行空”图中,“天马”前蹄正好在“乌”背上方,好像在追赶着“乌鸦”。而武威雷台之铜奔马,马之右后蹄正好踏在“乌”背上,表示已经超越或逮住了“乌鸦”。两者之间的构思和寓意基本相同。由龙游石窟“天马行空”图可证,武威雷台奔马铜雕应是“天马逮乌”,而非“马踏飞燕”、“马踏飞鸟”或“神马蹄踏龙雀”。

“天马逮乌”之“逮”有两种涵义:一为“及”、为“到”,如《左传·哀公六年》有“逮夜至于齐”,其意为“到夜至于齐”。二为“逮捕”,如《汉书·王莽传下》有“逮治党羽”,其意为“逮捕惩治党羽”。根据武威雷台“天马”之雕像,此“逮”无论作哪种解释都可以:若为前者,则表示“天马”赶上了“乌”(太阳);若为后者,则表示“天马”逮住了“乌”(太阳)。不管作那种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天马”的速度必须超过“乌鸦”(太阳)的速度;否则,无论是赶上或是逮住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天马”必然是奔跑速度极快的神马。马王堆帛书《相马经》中有“逮乌鸦”,此“逮乌鸦”就是奔跑速度极快的“千里马”,此马名之产生,实源于天上的“天马”,是用天上的“天马”比喻人间的“千里马”,天上人间所指是同一件事。因此,将武威雷台奔马铜雕定名为“天马逮乌”,与古之传说记载就非常吻合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