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眼里“很有才华”的陆步轩,是北大中文系毕业,还是陕西长安县十八年前的高考文科状元。在2000年因为生计所迫,开起肉店谋生。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惋惜之声不绝于耳。
北大是中国一流学府,其毕业生却“操刀卖肉”做屠户,字眼之间的对比确实够强烈。最近北大改革,校长助理张维迎说,“北大的学生都是千里挑一的”,但良好的学业基础却不可能是一生的保障。有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北大求学的经历与现实生活之间还是有相当的距离的。生活本身具有无情的一面,市场规则是公平然而也是残酷的。陆步轩年仅38岁,如果真是“很有才华”的话,自会脱颖而出,另外如今已是没有多少桎梏束缚手脚的时代,以北大之名,以中国之大,理应有很多的选择机会。我认为,如果“才华”不能转化为“本领”,那种所谓的“才华”便只是屠龙之技。因此,陆步轩操刀卖肉事件便没有太多的象征意义,他只是在竞争的序列中落后了一步而已;只是因为“北大”这个符号,才引起了较多的关注。但北大又怎能保证其毕业生个个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并能大展鸿图呢?
才华不是一种虚名,才华也不取决于师门的高低。对于真有才华者来说,如何成就并不取决于身处何境,如贝多芬耳聋偏能作曲,大作家陈忠实几乎要去养鸡,比尔·盖茨在车库里成就宏业基础……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还不能判断陆步轩以后是否有过人成就,这肉铺要开多久;但别管怎样,在职业社会里,这都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为陆步轩叫屈,不是惺惺相惜,便是物伤其类,折射出知识分子潜意识里面独立性的欠缺,以及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惶恐心态和依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