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7日电福建农科院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特优航1号”水稻良种亩产达到729公斤,“II优航1号”亩产也达到702.5公斤。
利用航天技术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可使种子基因实现地面上难以实现的有益变异,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福建农科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主持的水稻航天育种研究始于1996年,先后将“明恢86”等3个杂交稻恢复系干种子送上太空,将回收的种子在不同的生态地点种植,进行穿棱选择,于1999年育成比“明恢86”植株更高、穗长更长、米质更优、抗瘟性更强的恢复系“航1号”,配成“特优航1号”和“II优航1号”两个新组合。近年来,这两个新组合在省内外区试中屡获高产。
“特优航1号”今年初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福建第一个利用航天技术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特优航1号”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在部颁优质米12项指标中,有6项达一级标准,3项达二级标准。“II优航1号”同样显示了优质、高产的特点,各有5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和二级标准。
据介绍,经过几年的航天育种探索,福建农科院贮备了一批性状特异、类型丰富的优异种质。福建水稻航天育种课题现已入选国家“863”计划,今后将着力研究稻种空间诱变的变异规律,建立高效的水稻航天育种技术体系,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创造出水稻特异种质和材料3至5份,育成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至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