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温警报标准”值得商榷

2003-08-08 来源:光明日报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 谭冠日 我有话说

近来,全国大范围持续高温,而且纷纷打破历史纪录,对人民的健康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但是我对高温警报标准的划定,有着不同的意见。

不同地域高温标准不同

许多气象台以35℃为发布高温警报的标准。这是个传统标准。事实上,不同地区炎热的程度和出现的频率不同;人群对高温的耐受能力不同。因此,不同地区高温的标准不是完全相同的。如能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人们对炎热的适应程度,定出高温标准,对于高温的警报和防御,更有积极的意义。

诚然,夏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气象要素不仅仅是温度,若干其他要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专家们提出过“体感温度”、“舒适度”等等综合性指标;还提出了“侵人气团”的概念,成功地应用到世界上十几个城市(包括上海)的“热浪影响健康预报警报系统”中。不过这些指标或气团分类远不如温度那样为广大群众所理解。终究温度是夏季影响人体健康的首要气象要素,这里仅谈温度。

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症状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症状的量变一般没有记录,难以研究。症状的质变才有记录。第一个质变是中暑。但是,中暑的记录不够准确,因为有些中暑的人不到医院,即使到了医院就诊,医院也不一定保留纪录。第二个质变是死亡,肯定有纪录。从总死亡数中把与炎热有关的死亡数分离出来,是研究高温对健康影响的可靠数据。

致命高温——“临界温度”

分析大量资料发现,在不热的日子里(下面称为平日),一个城市每日总死亡数(包括各种原因的死亡)维持在某一个平均值上下波动,与气象条件无关。当某日最高温度达到某一个临界温度以上(这一日称为热日),总死亡数明显增加。某“热日”总死亡数减去“平日”平均总死亡数的差值,就是该日“与热有关死亡数”,它与当日甚至以前的气象状况有密切关系。

对10年以上夏季逐日死亡资料和气象资料,用严格的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求出上海的“临界温度”是34℃。“热日”死亡数比“平日”平均死亡数要多出28%。“热日”的温度越高,气压越高,风速越小,死亡越多。具体地说:上海02时的温度每增加1度,死亡增加7人。14时的温度每增加1度,死亡增加10人。08时气压每升高1百帕,死亡增加2人。午夜风速每减小1 m/s,死亡增加7人。数据还表明,人体在持续高温袭击下,越来越衰弱。某热日的前一天若也是热日,本热日死亡额外增加5人;某热日的前两天都是热日,本热日死亡额外增加10人,依此类推。

把广州和上海比较,发现人群对炎热具有适应性。广州的“临界温度”取整数也是34℃。如计及小数,广州比上海的高了将近1度。广州“热日”死亡数仅仅超过“平日”11%,而上海却是28%。这两点表明广州人对炎热的耐受能力比上海强。广州的气候,简而言之,是“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上海则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广州人常年累月生活在温热的气候下,对炎热已有适应性。还有一项数据也指明这一结果。广州晚夏每个热日的死亡数,比初夏同等气象条件的热日的死亡数要少,表明人们在晚夏对炎热可以产生季节的适应性。上海对炎热的适应性不如广州。正因为如此,我国在上海已首先建立“热浪影响健康预报警报系统”。与广州相反,上海对寒冷的适应性比广州好。

“临界温度”因何变化

对世界上许多城市的研究证实,临界温度主要与气候有关。纬度低、气候炎热的地方,高温出现频繁,人群适应温热,要十分高的温度才引发死亡,即是临界温度高;相反,纬度高、气候寒冷的地方,高温出现稀少,人群不适应炎热,不太高的温度就可能成为威胁,即是临界温度低。美洲由南到北几个城市的纬度及其临界温度证明了上述规律。美国北纬约33度的达拉斯,常年炎热,温度要高到39℃才会引发死亡;北纬约35度的孟菲斯,临界温度降为37℃;纬度增高到约39度的圣路易斯,临界温度进一步降为36℃;纬度高约42度的芝加哥,临界温度只有33℃;纬度高达46度的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夏季凉爽,极少出现高温,一旦出现29℃的稍热天气,就发出死亡的威胁。

临界温度还因疾病的种类而不同。上海的循环系统病,消化系统病和癌症病人的耐温能力较差,它们的临界温度比总死亡数的临界温度(34℃)还低2至3度。精神病,呼吸系统病人最不能承受炎热的打击,这两类病人在热日的死亡数超过平日50%以上。当最高温度达到36℃以上,这两类患者死亡数比平日多一倍以上。

以上的数字分析,或许能对“高温警报标准”的划定有借鉴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