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8日电中科院、中国农大、北二外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建议: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建“中国科举制度博物馆”。
中科院李宝田教授等专家认为,科举制度虽然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但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它是当时社会发现人才的制度。通过建立中国科举制度博物馆,将有利于传播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开展这方面的学术研究。
对于将这个博物馆建在灵水村,专家提出了4条理由:一是灵水村是一个千年古村,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自中国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当地不断有人考取功名,仅明清时期,小小的灵水村就出现了数十名举人,数名进士,民国时期出现了数名燕京大学学子,解放后几乎年年都有青少年考上大中学校,今年又有6名应届高中生考取大学。当地现存的14座举人宅院遗址,可以让人从中领略到当年的士大夫风情。二是这个村庄于明永乐8年(1375)就办起了社学,就在当地建立起北京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堂;1935年就开办了高小,1952年就办起了中心小学,1960年就开设中学班。“灵水先生遍京西,灵水教师桃李满斋堂”在民间广为流传。三是当地现存有17座寺庙遗址,其中,有以儒学为代表的文昌阁、魁星楼;以道学为代表的龙王庙、娘娘庙、以佛学为代表的灵泉禅寺。儒、道、佛家寺庙共存一处是极为罕见的文化现象。四是灵水村前罩鬏山,后靠莲花山,山中松柏罩头,山坡果木缠腰,村依山泉而建,水绕村而流,围合封闭,藏风聚气,负阴抱阳,东进而西收,构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风景非常秀丽。
来自地理科学与资源、生态环境、旅游、园艺等多学科、多专业的专家教授指出,在灵水村建中国科举制度博物馆,首要条件是“清洁”。不仅自然环境要做到清洁卫生,而且言语和行为同样要“清洁卫生”。要让中外游人感到,灵水村人是最有文化修养的人。同时,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要将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项目全部砍掉。并要对当地的古建筑精心加以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