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派”周旭辉从德国留学回蓉后,于2000年进入新创立的成都市金牛高科技产业园。一年间,他的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如今,已猛增至上亿元。在成都,类似周旭辉这样的情况有好多。这得益于成都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人才配置、完善人才创业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以科技产业园区为载体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一系列举措。人才、成果的资源聚集及其资本裂变,带来经济效益几何级的增长,为成都市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今年初,带着招商引资项目,也带着人才合作项目,成都市考察团来到上海、宁波等沿海城市寻求合作伙伴。短短几天,考察团就分别与上海、宁波“敲定”了人才合作协议,实现了人才信息资源的共享。“想不到成都市如此重视人才工作,来这里招商,也带来了人才项目。”上海市人事局王局长感叹。
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观念创新是先导。紧接着,一场围绕“树立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全面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大讨论在成都全市展开。崭新的人才观在讨论中不断荡涤人们的头脑。
如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抓人才工作就是抓经济工作”、“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人才有价”、“人才资源优先投入”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2003年3月,成都市政府调整了现行户口政策,以“准入条件”取代以往的“入城指标”。2003年5月,成都市推出引才新举措:引进的人才如不愿将户口迁入成都市,市公安局将发给《成都市引进人才专项居住证》。持此证书者在购车、子女就学、开办企业等方面与成都市民享受同等待遇。
思路一变,局面一新。到目前,成都市共引进各类人才4200多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的高级人才2000多名。幅员67平方公里的成都高新区,1平方公里范围内平均有75位博士或硕士,每100人中有42名专业技术人才。
资源倘不转变为资本,再“丰”也难“富”。如何避免众多的人才闲置、贬值?成都市强化激励机制,通过市场优化配置,使人才资源在流动中成为能带来价值的资本。
几年前,成都市就对科技人员实行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激励机制。已评出480项科技成果转化奖,发放奖金584万元。从2000年起,每两年拨出80万元专项基金,重奖两名杰出科技人员。成都的科技产业园区也纷纷亮出新招:鼓励企业向优秀人才提供优厚报酬,实行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形式,实现报酬从身份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资本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增值,人才资本也不例外。从今年起,成都市直属学校新进高校毕业生实行聘用制,人事关系由市人才流动教育分中心代理。全市所有医院职工档案也都移交市人才交流中心卫生分中心实行人事代理。对于不少人才来说,“我把老板炒了”的经历已不稀奇,因为他们总在寻找一个最需要的、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以实现人才资本的最大效益。
成都市政府深知:市场不是万能的!在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之间,成都市政府搭起了一座沟通无限的桥梁,让众多的科技精英们用科技成果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的“资本传奇”:迈普是一项在自行车棚里研发出的通信技术,由10年前的5000元启动资金催生出今天的4亿元产值;国腾1997年仅1年实现产值由零到千万元的突破,5年后年销售收入10亿元;地奥由50万元借款起步,而今资产已达18亿元;拓能1999年以一项尖端技术入驻创业园,目前已占领国内70%的市场份额,产值上亿元……
1997年,成都市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挂牌以来,科技风险引导资金从2570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1.15亿元,吸引社会资金50多亿元,投资科技项目109项。这笔资金撬动了海内外巨额风险投资基金,为成长型科技企业撑起一片蓝天。
2000年,成都市技术产权交易所开设。由交易所引来美国的上亿元风险投资,使蒲郸铭完成了从发明家到企业家的嬗变。蒲郸铭激动地告诉记者:“通过政府的帮助,我的个人价值才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到2002年末,全市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建成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86家、实现总产值399.56亿元、销售收入278亿元、工业增加值116.51亿元、利税79.68亿元、出口创汇1.61亿美元。
成都市将完善孵化体系作为让创业人才“转变”和“增值”的重要措施。截至2003年5月底,全市已经建立各类企业孵化器24个,孵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82家,累计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200余人。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成都,正以优质的服务体系为四海之内的科技精英们营造发展的环境平台,吸引更多的科技成果进入市场,以市场的力量铸就更强的城市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