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8日的新闻聚焦《从“胡铃心现象”看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引起了读者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广泛关注。人们希望自主招生能真正打破一考定终生的体制,有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据记者了解,首次推出自主招生的浙江高校招生的情况却不是很理想。
浙江大学是今年全国22个可以开展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商学院等六所浙江省属高校又成为省内首批开展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进行自主招生的学校拥有5%的预选名额,按照这个指标,浙江大学今年可以自主招生300人,而最后只有60名特长生和51名学生通过了考核,还不到总名额的40%。浙江工业大学按照指标可以自主招生251人,但最后只招到了39位学生。其他几所学校也同样面临远远招不满人的境况。
一方面是为了推动素质教育,高校拿出一定名额虚位以待,而另一方面却是考生应者寥寥。自主招生为什么在浙江出师不利呢?
浙江大学发布的自主招生录取方案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特长,在特定的重点中学公开推荐的基础上,浙大对综合素质全面且有突出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进行测评,通过笔试、面试,确定为预选资格生后,还必须参加高考。预选生的录取底线将控制在浙大在该考生所在省提档线以下10分到20分之内。
而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省属高校的门槛也不低:金灿灿的全国学科竞赛的获奖证书,省级三好学生等,再加上依然不低的考分。
由于高校是首次试行自主招生,一些措施跟不上,影响了自主招生的顺利进行。5月初省里开始自主招生,但是报名工作到5月30日就结束了。报名期限短,宣传力度又不大,所以自主招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受到考生的广泛关注。计划自主招生251人的浙工大在报名期限内只接到了100张申请书,但当高考结束后工作人员到地方做招生宣传时,却有一些不了解情况的考生还前来询问有关自主招生的问题。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部分已报名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参加高考后,发现自己的考分比较高,最终改填了志愿。浙工大招生办公室主任王新敏表示,由于浙江采取的是先公布考分后填志愿的政策,而自主招生的政策对考生最终是否必须报考该校没有强制性规定,一旦考生发现自己的成绩可以报考更好的学校,就有可能改填志愿。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其他省份。据了解,江苏省是全国首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省份,也是全国实行自主招生改革高校最多的省份之一。在今年首次实行先知考分后填志愿的政策后,往年红火的自主招生今年却遭遇尴尬,其中一个原因即很多高分考生最后都填报了更好的学校。
记者发现,由于自主招生不甚理想,浙江省在某方面有特殊专长而考分上不了线的“偏才”依然跨不进大学的门槛。学校普遍的理由是,这种偏才毕竟只占极少数,而学校更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但扼杀这些有可能成大器的偏才也是一种不公正。有关专家为此呼吁,应认真思考这次高校自主招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使这项政策惠及更多的考生。
据了解,以上情况已引起了浙江省有关部门和高校的重视。王新敏表示,浙工大将对自主招生进来的39名学生进行跟踪观察,根据他们的表现和所反映的情况对来年自主招生的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把今后自主招生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