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发区建设要讲究效益

科技时评
2003-08-15 来源:光明日报 陆彩荣 我有话说

继年初提出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项目开发,加强土地管理之后,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在分析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形势和上半年经济走势时提出,清理各类开发区用地,加强用地管理。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科技产业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造取代一般劳动成为财富的重要来源。在促进高科技,推进产业化发展方面,各地创造性地推出了一大批开发区。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工业园、生物科技园等等。他们对加快科技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快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些高新技术开发区日益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发展基地。

但是,在开发区发展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不顾条件,擅自批准设立名目繁多的各类开发区。据了解,在全国现有3837家开发区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省级批准的1019家。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有的城市不从实际出发,盲目将城区面积成倍扩大,严重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的开发区和园区以办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名,以划拨方式圈占土地,然后改变土地用途,搞房地产开发,导致划拨土地变相非法入市。有的还越权出台优惠政策。其结果明显超出了开发区发展的实际需要,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甚至损害了农民利益和国家利益。

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在我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不合谐现象。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土地少、人均可耕地严重短缺的国家。而且我国人口还处在自然增长时期,人口高峰还没有到来。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如何做到人口、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协调发展,如何为子孙后代尽可能多保留一点可耕之地,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的基本功。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实现生产力资源、技术资源等的最佳配置,以期产生最佳效益,创造最大的利润,这是开发区建设与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应该看到,开发区是高新技术前进的基地,是新经济发展的摇篮,在开发区管理中要讲究社会分工,而不能用小而全、大而全的传统思路去建设、开发。现在有一些开发区的领导不在提高开发区效益与效率上下功夫,而把眼光盯在如何进一步扩大开发区面积,扩大开发区势力范围上,总以为开发区越大越气派,越大越能吸引投资,这实在是对开发区性质与功能的误解。硅谷之为硅谷并不是先圈地、先扩大势力范围而形成的,它是在科技力量不断强胜、科技企业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科技实力才能提高地位,才能增强吸引力。

因此,中央决定清理各类开发区用地,加强土地管理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它首先要求我们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管好、用好现有的开发区,努力提高开发区的投入产出率,做大做强开发区产业,使其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其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土地是不可多生的稀缺资源,特别是耕地一但被工业开发,就很难恢复其耕地性质。第三,要防止有的地方借发展开发区之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占用大量耕地搞房地产,建别墅、造楼堂馆所,损公肥私。从实践看,开发区“过多”、“过滥”,不但不会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造成大量土地长年闲置、撂荒,留下财政窟窿,成为政府卸不掉的包袱。

在清理整顿现有开发区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开发区建设管理工作的认识,认真梳理开发区发展的思路,今后不能乱开口子,乱批开发区。开发区建设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力争通过这次清理整顿,把我国开发区建设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我国开发区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真正使开发区成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前进基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