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一九六三年生于山东,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记者:我国粮食连续三年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每年产需缺口500多亿斤,今年夏粮又减产70亿斤,因此有人说中国会出现全局性的粮食短缺,你认为呢?
韩俊:1995年以来,我国连续4年粮食丰收,再加上1995年至1998年粮食净进口500亿斤,导致粮食年总供给量大于消费量。1999年以来,粮食又连续3年减产,累计减少1193亿斤。2002年粮食总产量为9142亿斤,比上年增产1%,这仅是在前两年较大幅度减产前提下的恢复性增长,整体减产的趋势未变。减产趋势是对上一轮超常增产周期的合理回归。尽管今年夏粮又减产,全年国内粮食产需将继续存在缺口,依然可以动用库存来弥补。总体上存在粮食供求关系会由供过于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的趋势。所以,考虑到目前国家库存和农民存粮的情况,即使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在近中期内我国也不会出现全局性的粮食短缺。
记者:请详细谈谈。
韩俊:一方面,随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人均口粮消费呈小幅度稳步下降的趋势。1986年-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粮食由94.7公斤下降至79.7公斤;农村居民由256.19公斤下降至237.98公斤。二是库存充足。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当前粮食产需情况分析,国家粮食库存大体保持在2500亿斤左右较为合适。而到2002年3月末,国家粮食总库存达到5300亿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农民的存粮在1998年底达人均1324斤,扣除自给性生产、生活所需后,人均余粮约在500斤左右,据此推测,农民余粮的总量当在4500亿斤以上。这样,4年下来,全社会的粮食节余量就在1万亿斤上下,相当于一年的总产量。
记者:那么粮食市场还有何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韩俊: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生产有丰有歉,价格有涨有落,是很正常的。但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极不稳定,粮食市场“卖难”和“买难”交替出现,从近中期看,即使不出现全局性的粮食短缺,粮食市场仍存在大起大落的可能。一是国家粮食库存虽大但应对价格变动的能力并不强。近几年国家粮食库存数量有所反复,但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用粮企业一般是随用随购,城镇居民基本上是随吃随买,农户存粮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原来由民间储备的一部分粮食流向国家粮库。由于对国有粮食企业的库存提供保管费用和利息补贴,国有粮食企业也乐于增加库存,这促使社会库存向国有粮食企业流动。而国有粮食企业库存中有相当部分属滞销品种,并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库存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一旦形成粮食紧张的预期,会出现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二是我国粮食的统一市场还未形成,缺粮区和余粮区之间还未形成正常的贸易关系。缺粮区是“买贵不买贱”,余粮区是“卖贱不卖贵”,在粮食供给偏紧的情况下,各种地区贸易壁垒就会重新抬头。
三是农户对市场供求信号的反应具有盲目性。供给趋紧时,农户也会增加存粮。农户“卖跌不卖涨”的行为经过同步放大,也会迫使价格不正常上涨,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四是国有粮食企业的逆向操作会加剧粮食市场的波动。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即使供需之间的差距不大,一旦市场都认为粮食出问题了,市场主体就会逆向操作,引起粮食市场的剧烈波动。
记者:那么,在粮食政策上应如何加以调整?
韩俊:长期以来,在粮食问题上,存在一种“宁多怕少”的倾向,甚至认为粮食“多多益善”。事实证明,粮食供给过剩,粮价下跌,不仅对农民增收不利,而且会造成粮食库存庞大,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包袱。近年来粮食产量下降是在粮食供过于求,市场粮价下跌,种粮比较效益下降情况下,农民和政府做出的一种合理调整。在当前的背景下,适当控制粮食生产的总量,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状态,对拉动粮食价格的合理上升,缓解粮食生产和流通中的众多矛盾,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我国粮食问题从总体上要主要依靠自己解决,完全自给自足或依赖他人都是不可取的。但粮食问题不是孤立的,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为主,以粮食储备调节和粮食进出口调节为辅,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强化对低收入阶层的粮食援助,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合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