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非典的影响,今年的暑期来得比较晚,有的高校刚刚结束期末考。不同的高校,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考试,笔者却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现象。考试期间,高校周边的复印店铺生意火爆,大学生们纷纷拿着他人的笔记或老师的讲义前去复印;校园里的早自习室要比平时受欢迎得多,每天门口站满了早起等待抢占座位的学生;平常忙于家教、兼职、社交种种活动的人也都从“前线”退了回来。午夜,不少大学生还在开灯夜战,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不少大学生对大学的学习已达成共识:可以一学期不认真听课,也可以干脆不去上课,但到了期末,却不可马虎。
大一新生小王,在进入大学以前,他认为大学生活应该是神圣与浪漫的,进入大学后,却发现大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加上大学里课程相对轻松,他整天觉得无所事事,便喜欢上了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像小王这样将平时的时间花在网上的大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而另有一部分大学生则把平时的时间花在了谈恋爱上,他们认为,大学是寻找“理想爱人”的最佳阶段。
平时搞社会实践、做兼职也占据了大学生不少的时间。武汉科技大学大二学生小刘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红安县,家里经济挺困难,为此,他找了三份家教,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都要做至少两个小时的家教,周末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告诉记者,做家教看上去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实际上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做准备。“每次做完家教回来,我只想好好地睡一觉,至于考试,只能考前突击一下。”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更多高年级的学生并没有浪费平时的时间,而是用在了“副业”上,这主要表现在考证上。在众多的证书当中,英语四级证书则是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证书,为了过级,他们将平时时间的60%到70%花在了英语上,专业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被放弃,就是被动应付。除了英语四级证书外,计算机程序员、注册会计师、律师执照、驾驶证等都成了这部分学生备考的对象,而换取这些证书的条件就是要占用平时大量的时间。
如此多的学生将平时的时间用于“副业”,一些同学甚至“不务正业”,最应该学好的专业却遭到了冷落。对此,大学生们持何感想呢?
“英语拿不到四级证书,就拿不到学士学位,就成了‘次品’大学生。而专业课过不了,可以补考、重修,你说我的时间该如何分配?”大三学生小陈英语四级已经考了三次。另一位正忙着找工作的大四学生说,用人单位大多不太重视学科成绩,而比较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能体现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当然就是各种证书和实践经历了。
一位专家认为,大学生的急功近利其实折射出的是社会的急功近利。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大学生是已经成熟的人才,希望立马就能派上用场,立马就能创造效益,而不愿付出培训的成本。用人单位应该允许大学生有一个锻炼和成熟的过程,而不应该将这一过程推给学校,推给学生。大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还应该是学习本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发展和创造打基础。
大学生平时不忙专业忙“副业”,甚至“不务正业”,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和用人单位的压力外,现行的教育体制对大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平时不认真对待专业课,考前抱佛脚,还与高校里的考试体制有关。大学里平时成绩一般只占很小比例,多数高校为10%—20%,最高的也就30%,对总评的影响不大,到了期末,学生突击一下,考试照样通过,有的学生考试成绩甚至比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还高。
面对这种现象,教师也负有一定的责任。部分老师知识更新较慢,“我们用的是新世纪教材,而老师讲的却是老教案,我们不知道应该以教材为主,还是以老师为主。”一位大一新生这样抱怨;另一方面仍有少数老师采用的是“笔记式授课法”,老师念教案,学生记笔记。考试的重点则全来自于笔记。试想,这种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呢?
我们将期待放在高校教学主管对教育体制的改进,如将平时成绩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提高一些,这样,学生的到课情况、听讲情况、课堂反映情况、作业情况、思考情况等都会与平时成绩挂钩,平时成绩所占比例高,则对总评的成绩影响加大,也就与学分挂钩了。有此一举,学生对平时的学习心里也就有数了,与此同时又淡化了应试,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期待的。
撰稿人:彭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