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浙江桐乡人,1940年1月生,1966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国家CIMS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与方法”首席科学家,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从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及“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针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开始更广泛地在各行业、地区推行。当前,继续加深对十六大报告中有关信息化论述的认识仍然十分重要;同时,对于信息化项目的高风险性,我们也要十分重视。
为什么说“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互联网促成的全球化市场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这一进程的主要推动力;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厂商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适应这种趋势;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更加突出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及创新的重要性,而应用信息技术无疑有利于创新;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营销的全过程……
10多年来,通过对200家企业推行信息化,我们发现,采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加快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上市时间、质量、成本、服务,促进企业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还可以促进企业现代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利用,甚至可以增强企业的国际合作能力。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
另一方面,在推行信息化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其高风险性。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报告”统计了从1979年到1995年的数千个信息化项目的成败。1979年对57个项目的调查显示,有46%的项目拖期平均7个月,59%超过预算;1995年对365家企业的调查表明,有31%的项目在完成前被取消,53%超预算或没有达到预定功能。在该报告统计的3682个项目中,只有12%按时、按预算完成。
我国早期的情况也不例外。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末政府实施办公自动化项目时,有引进德国办公系统的,有引进王安电脑系统的,还有引进GE通用数据系统的,这些项目最后几乎都失败了。分析原因:一是信息化项目具有高度动态性。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很快,信息化对象的业务流程变化又快,因此开发的信息系统往往跟不上变化,导致无法用好。二是信息化项目与管理、与人密切相关,这就增加了信息化项目实施的难度。
如何减少风险是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首先,不要把信息化看成一个单纯的高新技术的应用,要建立“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现代化相辅相成的社会进步的过程,技术并不能确保信息化100%成功”的观念。信息化的对象是各类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的简化、合理化和优化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很难想象一种先进的技术应用到一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会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不要把信息化当作某种固定的模式,要全面理解信息化的内涵,从实际出发确定信息化的实施方案。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应该包含“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的全过程,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不同的产品类别、规模、生产工艺、管理模式决定了不同的信息化方案,企业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信息化的实施内容和方案。
第三,不要把信息化看成单纯的软件问题,应该将其看作一个系统,特别是要把“以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看作一个复杂系统。为什么同样一个软件,在某些地方用得成功,在另一些地方却失败了?关键要把软件当作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应该在企业论断的基础上,分析瓶颈,确定信息化目标。
第四,不要企图信息化一步到位,因而耗巨资建设“最先进”的信息系统。实际上,信息技术及新的管理理念和机制是不断进步的,信息化不可能一步到位。建立“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技术路线,从资金、技术和人才各方面都有利于信息化的成功实施。
第五,注意兼顾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了使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在更长时期内发挥作用,技术上应该注意软件要能支持业务流程重组。
最后,信息化的基础工作需要强调。编码、基础数据、人员培训等对信息化的成功实施极为重要,基础不好,用好信息系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