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新目标、新计划使北京师范大学2003级新生对他们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对北师大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因为,贯穿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入,酝酿已久的全新教学计划将从这个学年开始启用。
一年前的9月8日,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号召让沉浸在百年校庆欢腾中的北师大备感振奋。也就是在这一天,百年来领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北师大向世人宣布:将实行战略性的重大转型,向着高水平、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大学迈进。
转型,使北师大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开始了新的跨越。
“无论是国际高等师范教育的普遍规律,还是中国目前的教育改革形势,都促使北师大进行转型。”一年来,北师大校长钟秉林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北师大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何以实现历史性转型?北师大将突破口选在体制创新上。
学科结构: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性。2002年,以研究人文北京、为北京文化走向世界搭建平台的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在北师大成立;同年,我国首次设立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北师大不仅作为24所试点院校之一,而且还具有自主确定招生的权利。
专业设置:突破传统高师的格局,适应社会需要,专业设置由教师教育转向多元化。2002—2003年度,北师大增设包括一个工科专业在内的8个新专业,使专业覆盖文学、历史、哲学、法学、教育、经济、管理、理学、工学9大门类。
人才培养体制:推行4+X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案,在推进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和人才培养层次重心上移的同时,将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相剥离,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值得关注的是,北师大实施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并轨招生后,学生将在职业选择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权;而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超过本科生教育规模,建立在强大综合学科优势基础上的“大学+师范”的国际通行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将使教师教育上移至研究生阶段,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职前与在职研究型教师。
一份全新的本科教学计划历经近一年20多稿的修改终于要付诸实施了,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董奇为此兴奋不已:“9月,这批学生会受益很多。”
说他们受益,是因为这些2003级的新生会在新教学计划的执行中亲身体会北师大为他们创造的前所未有的求知空间。“把政治理论与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计算机与信息素养教育、大学美育、体育与健身等课程设计为全程性、参与式的,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大学生活、与专业学习相互渗透;提高对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标准,全面加强外语的听说、读译、写作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为学生设计艺术俱乐部、男子健身课程、女子形体课程、体育与健康‘三自教学’俱乐部,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董奇副校长向记者一一列举新教学计划中的亮点,而最让他感到满意的是全校学生必修的综合交叉学科课程系列和名师与本科生面对面计划。“这个课程系列由人文科学名师讲坛、社会科学名师讲坛、科学与技术名师讲坛和生命科学名师讲坛组成。在这些课程和上述政治理论、艺术、运动与健康、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中,我们已经准备了足够的专项资金,用于聘请学术造诣高、教学效果好的校内外、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这样,学生在一年之内就能听到近100多位名师的讲座,并能与名师面对面交谈。”
今天,转型中的北师大将人才培养明确而具体地定位于通过本科—研究生两个有机衔接的阶段,培养高层次的具有良好人文修养、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意识、国际竞争能力的科学研究人才、技术与开发人才、管理人才、产业人才、艺术与体育人才、高校及重点中学教师等。正是在如此明确的培养目标引导下,2003年,按院系招生,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在北师大全面铺开。
“北师大转型,我们并没有‘脱离师范的根’,相反,因有综合性学科和新的办学理念整合所构建的强大平台的支撑,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将更加鲜明而突出,实力也会大大加强。”郑师渠副校长对此满怀自信。
事实上,随着中国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一体化,教师教育领域职后培训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如何更多地担当起教师职后教育的重任,如何在国内优质师资队伍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培养出更多的一流教师,同样是当前北师大面临的重大课题。历史要求北师大再次奋起,引领中国高师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教育等特色学科的优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董奇副校长坚定地表示。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北师大已经形成了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和教师培训学院三院并进的大教育格局。而4+2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拥有更好的学科基础的学生通过教育学科研究生阶段的培训成为高素质的教育人才,这在中国教师教育体制上本身就是一次标志性的重大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