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近影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大潮中,双星人在汪海总裁的带领下,以市场为主线,不断创新,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创造了一个资产从800万元到33.8亿元;职工从2000多名到40000余名;品牌从名不见经传到价值100亿元;产品从单一品种到4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上万个花色;年销售收入57亿元;年产量7000万双鞋;年创汇8000万美元,集鞋类、轮胎、机械、服装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去年,面对原材料大幅涨价的不利因素,双星集团以创新为剑,拓展自己的发展之路。整个集团创新项目累计完成1080项,创效益近亿元。
2003年是双星集团乘势前进,实现做大做强关键的一年。为抓住机遇,战胜原材料大幅涨价造成的3亿多元的不利因素,使集团在更加严峻恶劣的市场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检验,实现新的大发展,汪海总裁在年初就确立了“创新上台阶”这一指导方针,为双星名牌战胜困难取得新发展奠定了思想和战略基础。全集团上下结合实际,营造出浓厚的企业创新氛围,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今年年初以来,全集团共实现创新项目2082项,消化不利因素10921万元。这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生动地体现了“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永远充满活力”的深刻道理。
双星名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处处领先的创新史,而创新思想则是双星集团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思想上的进一步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最根本的条件。为打破创新的神秘感,树立人人都参与创新的意识,汪海总裁提出了“岗位是市场,竞争在机台,全员都创新”的新观点;针对深化管理问题,汪海总裁提出了“抓住了成本,就是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纲’,要用降低费用这把尺子检验各项管理是否创新上台阶”的新标准;针对供应工作,汪海指出了“研究与原材料相关的宏观形势,研究原材料的相关行业,从行业变化和形势变化中捕捉市场信息,预测价格变化”的新思路,等等。
政治工作的先行创新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汪海提出“用理论、文化和理念不断引导教育员工,适应创新上台阶的要求”这一方针,启发集团上下不断探索,找到了政治工作的新方法。股份公司用漫画诠释创新理论、用漫画体现创新精神、用漫画展示创新成果的做法效果很好,集团及时推广了他们的经验,使政治工作由被动的、不自觉的创新转变为主动的、自觉的、有效的创新。各单位宣传栏中出现的“员工的话与画”,用幽默直观形象的方法使创新思想深入人心。各单位在举办演讲赛时,不是比出名次就完成任务,而是组织巡回演讲,使每个车间都成了创新教育的大课堂。政治工作的创新,成功地解决了如何与生产、与市场、与员工思想接轨的问题,创新成为大家平时交谈的中心话题,创新成为大家经常琢磨的心头大事。政工人员也由此认识到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工作价值。
为促进今年创新上台阶总目标的实现,汪海总裁特别强调修改完善法规制度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将职能部室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将过去没有指标变成现在有指标来考核”的要求,促进了管理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今年集团职能部室共制定硬指标184条,解决了职能工作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各生产厂举一反三,把管理工作如何创新纳入制度化管理。海江公司对管理部门实行“硬指标,真考核”,将不利因素进行分解,设置“管理骨干无失误竞赛台”,公示对管理骨干的阶段奖罚情况,不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更教育了广大员工,促进了全员工作再创新;鲁中公司共制定了300余条硬指标,对管理人员实行打分制,按分数累积评定每个人的工作成效,使管理人员真正动起来,干起来。
用制度促进职能管理人员创新,不仅仅是为了增强管理人员的创新压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把压力变成动力,培养善于动脑、勤于动脑的能力,使管理人员做“人人扛指标、处处有竞争、全员都创新”的带头人,做一个会“创造性工作”的综合型管理人才,为部门和单位实现整体创新上台阶奠定骨干队伍基础。
“抓住成本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纲”。去年7月份,汪海总裁对鲁中、瀚海公司提出了“分段核算、一单一算、当天出成本”的高标准和新要求。鲁中公司突破了原来成本管理的旧框框,充分利用原始数据分析指导生产,打破了过去月底算成本、月底分摊的老做法,实现了当天出成本的一条龙管理,这是双星管理创新的第五次革命,是制鞋企业、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管理上的质的飞跃和提高,是双星人创造的又一个新的奇迹。
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在提高,企业抓质量的方式方法就要变;要实现质量管理“零缺陷”,就必须依靠创新。双星鞋厂开展了“如果我是客户,我该如何看待质量问题”的大讨论,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了。成型车间8条线全部达到了无回修、无差伴鞋,并且工作效率提高12%。股份公司双管齐下,安装了“电子红外线温控仪”和“验针”设备,防患于未然。成型车间连续3个月质量一投率达到100%,且涌现出“零质量损失班组”6个。海江公司在去年创出“免验班组、机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质量管理,又创出质量免验班组5个,质量免验机台18个,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瀚海公司五月份全厂质量一等品率达到100%,实现了质量“零损失”,鲁中公司成型车间实现了无开胶;轮胎总公司建立起“质量管理责任链”,子午胎出现气泡质量问题的由三月份的60条降到了15条。
今年面临的市场不利因素对双星的技术创新是个严峻的考验。根据“领导、技术人员、员工三结合”的技术创新思路,双星集团拓宽了技术创新的范围和领域,取得了过去从来不敢想的新成果。瀚海公司、鲁中公司和双星鞋厂等根据产品品种、性能、部位的不同,对老配方进行了突破性的改革与创新,针对大、中、小号的高、中、低档鞋各部件的不同性能和要求,分段使用不同结构、不同价位的配方,既解决了功能过剩的问题,又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瀚海公司通过调整配方,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把原来84缸次的硫化时间缩短了300分钟,日节约资金50元,年可节约资金1.8万元;轮胎总公司针对农用水胎合格率低的问题,改造热板蒸汽管路,使产品合格率由98.1%提高到99.8%。股份公司通过对大底模具的改造,第一次实现了硫化大底没有下角料;成型车间在生产IPC拖鞋时,将原来的五道加温烘箱转化为三道,减员2人,班产量也由9200双提高到1.1万双。
今年以来,全集团共实现技术创新858项,创造效益2330多万元。
技术上的创新改造,把大家从“权威、书本、习惯”的束缚下解脱了出来,使技术进步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使整个集团认识到只有创新才能让科学技术最好最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上的最直观的形象代表,被市场认可的新产品是企业效益的最大源泉。为克服不利因素,双星集团在产品创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瀚海公司成功开发了“绣春女鞋”,此鞋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并且所用布料也是双星独立开发的,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使瀚海公司在今春非典最严重的时期生产线也是开足打满,产品供不应求。海江公司、双星鞋厂创出了仿冷粘式硫化鞋,打开了市场,压缩了库存,扭转了工厂的被动局面。股份公司在中低档学生鞋的低成本、多花色、系列化上抓落实,实现了上量保线占市场,填补了双星低价位学生鞋的市场空间,使工厂实现了良性运转。名牌办和开发中心共同努力,使双星中高档学生鞋形成花色和价位的系列化,最大限度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开发中心以系列化取胜,填补了从100元-200元的所有价位空间,体现了双星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特点,树立了产品的新形象。
今年以来,全集团实现新产品创效3770万元。
对于设备的创新改造,汪海提出了“生产、使用和技术三结合”的创新思路,集团各企业改变了原来让生产和工艺服从设备的旧思想,突破了进口设备、先进设备、老设备不能改、不用改、不会改的旧观念。印刷包装公司将淘汰的旧海德堡设备改造成半自动模切机,仅用了100余元的改造费用就替代了价值2万元的新设备,且生产效率提高2倍多。轮胎总公司内胎车间对影响内胎质量的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整机生产线进行了成功改造,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日产量增加了700余条,一条生产线1年可节约资金近6万元;瀚海公司设备能源部长周士峰,自主完成了18项重点创新项目,年可创效120万元,其中包括自制大功率七段式风压机、五色复合挤出机、自制大底机械冲切机等项目;海江公司刘方革,把日本进口的对缝机改成了多功能缝纫机,实现了一机多用;双星鞋厂李纪伟改造了成型车间全部16台电动围条风压机,年可节约维修费11700元;橡机公司高进绪,改变了对图纸一贯遵从的态度,创造性进行加工,并自制工具,完成14项主要创新项目,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合计创效近30万元。
全员参与是双星创新思想强调最多的内容,汪海关于“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不仅仅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事,不仅仅是文化人的事”的观点,坚定了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创新的信心。鲁中公司创造了“零距离排刀法”,打破了裁断生产中一直延续的消耗定额指标化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突破;股份公司创出“秀芝颠倒对空排刀法”、“少帅梯形排刀法”、“万祥Z型排刀法”等用员工名字命名的排刀法21项,累计节约资金7.6万元;瀚海公司成型车间大底冲切工刘瑞平总结出了“一定、二测、三比较”后跟定位操作法,解决了机械冲切大底后跟不易操作的难题;中原公司的“永娜交叉”操作法,提高工作效率80%;东莞双星制帮车间创出“反常规操作法”,比常规操作法快了近两倍;轮胎总公司的“杰章胶片热复合新工艺”,年可节约资金28万元;铸机公司的“绍智叶轮片加工法”,使工作效率提高100%;橡机公司的“昭磊焊接工作法”每年可节约钢材30吨。双星鞋厂制帮车间主任潘进婷从鞋带、装饰条和裁断机齿轮的铜垫子入手,通过工艺创新、小改小革,创效60多万元;轮胎总公司子午胎厂压延工序在合理节约使用垫布上作文章,预防中介陷阱,一个月就可节省10余万元;内胎车间的孙春兰是有名的“抠”主任,在她的带领下,车间员工同心协力节约挖潜,两个月就“抠”出资金10万余元;铸机、橡机公司都成立了“专职锰钢板汽下料班组”和“专职毛坯汽下料班组”,今年以来,他们已经合理利用下脚料近40吨,节约资金13万元。
岗位创新使广大员工发现了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创新才能,大家体会到“以前觉得创新高深莫测,是一件很难的事,现在感到创新无处不在,就看用不用心了。”大家普遍认识到,是创新提升了自己的价值,是创新使自己的青春在岗位上闪耀出新的光彩。